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江流域某遗址发现了大量稻杆、稻谷,其数量之大,世界罕见;又在黄河流域某遗址的许多洞穴、房屋和墓葬中发现大量的粟粒。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最早种植“稻谷”、“粟粒”的原始居民;由此推断我国最早在什么时候已出现原始农耕?
材料二: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几十年后,国家粮仓丰满……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上
(2) 材料二中汉初“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任答两点即可,2分);结合材料说明这些措施取得的效果。
材料三:(东晋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材料三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请指出其原因。(任答三点即可,3分)
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
A.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 |
B.种植水稻的需求 |
C.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 |
D.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 |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 B.青铜器工艺精美 |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 D.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
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是我国氏族社会时期的典型代表,当你来到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参观时,你看到了什么呢?( )
①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干栏式的
②那里的居民主要以粟为生
③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④陶器已成为那时日常的主要用具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天雨粟……遂耕而种之”。下列古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可印证这一现象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 B.山顶洞人遗址 |
C.半坡人遗址 | D.河姆渡人遗址 |
下列属于我国氏族聚落居民,并且进行原始农耕的人类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原始人 ④半坡原始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 |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水稻的国家 |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的国家 |
随着文明的演进,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的生活.最早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里的原是居民是( )
A.元谋人 | B.北京人 |
C.半坡人 | D.河姆渡人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是什么居民的房屋?写出他们的主要代表农作物。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写出两点。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 B.青铜器工艺精美 |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 D.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