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描述的是( )
A.重庆谈判开始 | B.《双十协定》签订 |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
假如1945年8月你是生活在重庆的一位市民,你所听到的大街小巷议论最多的话题是 ( )
A.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 |
B.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要打仗了 |
C.日本投降了,国民党和共产党要和谈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
D.蒋介石又要把都城迁回南京了 |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主要目的( )
A.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
B.抗议国民党抢夺抗日胜利果实的行为 |
C.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
D.迫使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主张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请回答:
(1)西安事变谁发动的?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什么他还要接连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呢?
(3)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
(4)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 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1939年,在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是
A. | 周恩来 | B. | 邓小平 | C. | 林伯渠 | D. | 叶剑英 |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两只手伸过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60年前,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A. | 《论统一战线》 | B. | 《论解放区战场》 | C. | 《双十协定》 | D. | 《论联合政府》 |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A. |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 B. |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D. | 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
为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毛泽东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重庆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谈判。下列各项与本次谈判活动无关的是:
A.签订了《双十协定》 | B.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 |
C.蒋介石政府被迫承认了解放军的合法地位 |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影响 |
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A.中共一大 | B.西安事变 | C.重庆谈判 | D.第一届政协 |
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毛泽东将自己的作品《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先生。其中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特别气势磅礴。那么在当时“数风流人物”最重要的任务是
A.打破围剿,战略转移 | B.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
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 D.发动内战,消灭红军 |
如果请你写一篇关于重庆谈判的小论文,你应该查找的相关历史资料是
A.《共同纲领》 | B.《二十一条》 | C.《双十协定》 | D.《论联合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