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因此它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共13分)
(1)李明同学用表格形式演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时期
时间
标志
影响
第一次合作

1924-1927
国民党一大召开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日本侵略
第二次合作

1937-1945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取得抗战胜利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海峡两岸分裂

请问:国共两党分别在什么时期进行过两次合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2)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材料三: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

①材料一中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图2人物是谁?他与该校有什么联系?
②材料二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陕变”的结局如何?简述其历史影响?
③材料三图片涉及的重大事件叫什么?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商国家大计”?
(3)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4月26日率团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为期8天7夜的“和平之旅”。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后来他俩见面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难以确定是谁先杀满100人,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比赛,看谁先杀满150人。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在当地共杀害了多少中国人?
                                                    
(2)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犯下哪些侵略罪行?试举三例说明。
                                                                             
                                                                      
(3)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然而今天日本国内一些人极力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他们称大屠杀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你可以从哪些途径、地方,收集哪些史料来驳斥他们的谬论,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9分)主题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

图二(地点:北平)

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4)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处理当今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2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A.中国是世界强国
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
C.中国会打败日本
D.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⑴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⑵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
⑶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分别进行了哪两项重大活动?
(4)面对今天的台海形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发动侵华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现代历史上,每每在中华民族气运的关键时刻和转捩点上,总能发现日本幽灵般的身影,一再打碎中国“起沉疴、图崛起”的希望,是让近代中国屡次沉沦的梦魇。
——王海涛《日本改变中国》
(1)近代历史上日本第一次“打碎中国‘起沉疴、图崛起’的希望”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不应忘记的事实是:日军在投降前已经被中国人民的连续八年、大小几十万次的战斗打得狼狈不堪了。日寇犹如一匹野兽,使他最后致命的可能只是一两支箭,但如果他不是在毙命前已经满身创伤呢?他还是会继续挣扎的。
——齐世荣《论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使他最后致命的可能只是一两支箭”指的哪些事件?材料二的作者认为日本法西斯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的因素。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日本战败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尼米兹上将和陈纳德将军关于对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重庆历史》,小明暑假想到抗战时期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去参观,他应该去:
①曾家岩50号   ②特园    ③桂园    ④红岩村(嘴)13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革命圣地的是(  )

A.延安 B.瑞金 C.井冈山 D.北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发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
(3)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4)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这里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七七事变、《辛丑条约》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争篇:识人类良知】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守住良知】
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天皇的奏折中声称:“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材料二 “通往下关的中山北路上横尸遍地,挹江门被炮火打得千疮百孔,城门前到处是成堆的尸体。”“俘虏们在25公尺的城墙上排成一排,许多日本兵端着插上刺刀的步枪,齐声大吼,向俘虏们的前胸或腰部刺去,一个接着一个被刺落到城外去了。只见飞溅的血雨喷向半空,阴森的气氛,使人寒毛直竖,浑身战栗。”
材料三 新华社2000年2月23日电:日本右翼势力又在为军国主义招魂
一伙右翼分子2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上演了一场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反华闹剧。他们打着“彻底验证南京大屠杀”的旗号,公然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 材料一当中的“满蒙”指哪里?它是何时被日军占领的?
(2) 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3) 材料二当中提到了哪几种杀人手段?它发生在哪一年?由此你有何感想?
(4) 日军侵华暴行铁证如山,但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一股否定战争罪行的逆流。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5) 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我国从去年开始把每年的几月几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史实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御辱、勇抗强敌的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材料三: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给张学良的密电? 对该事件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后果?(2)与材料二,有重大关系的事件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该事件?
(3)材料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先后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三 “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双十二的救国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者是谁?这次事件的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八年抗战”的起止时间?举出两例这八年时间里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战役。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