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图示展现了国共两党已走过的90余年的风雨历程,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A、B、C、D四个历史时期分别配备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件来揭示此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状态(走向),并就其中一件事谈谈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请展望E阶段国共两党关系走向。
(3)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有什么感悟?
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 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
“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创办者是:( )
A.孙中山 | B.蒋介石 |
C.陈独秀 | D.李大钊 |
下列选项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
B.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
C.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D.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四位同志分析下表中共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年代 1927年4月 1927年4月后
中共党员人数 5.7万 1万多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共党员被捕 |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共党员牺牲 |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 |
D.小华:正当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辛亥革命 | B.武昌起义 |
C.北伐战争 | D.五四运动 |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 B.西安事变 |
C.重庆谈判 | D.北平和谈 |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 B.五四运动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国共两党分裂了 |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
D.北伐战争失败了 |
北伐战争胜利的最大意义在于
A.首创了国共合作的形式 |
B.战争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D.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A.辛亥革命期间 | B.北伐战争期间 |
C.五四爱国运动期间 | D.新文化运动期间 |
中国近代史上相继成立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中国近现代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两党都有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①发动辛亥革命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参加北伐战争 ④创办黄埔军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