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 )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 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 D.孙中山——辛亥革命 |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了民族危亡 | B.促进了思想启蒙 |
C.发展了社会经济 | D.推动了政治改革 |
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各省建新式学堂 | B.创办京师大学堂 |
C.派遣留学生 | D.废除科举制度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材料:……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回答:
(1)请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学习器物的具体活动有哪些?
(3)为了实现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它主要学习了西方的什么?在其后期,人们又开始接受什么观念?
(4)请写出近代化探索的思想主张的变化?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该材料应来自( )
A.康有为的上书 | B.曾国藩的奏折 |
C.林则徐的文稿 | D.陈独秀的文章 |
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新志士是
A.康有为 | B.谭嗣同 | C.袁世凯 | D.梁启超 |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句话评价的是( )
A.科举制度的废除 |
B.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
C.《申报》的创办 |
D.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里的"贼"指的是:
A.慈禧太后 | B.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
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 D.李鸿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