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清朝设立军机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隋唐的科举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理解; 0.84)
A.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 B.防止人民反抗 |
C.加强思想控制 | D.压制知识分子 |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
如图,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 B.监察权力 | C.丞相权力 | D.地方权力 |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 B.皇权战胜相权 |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 | D.皇权日益加强 |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发生转变是开始于( )
A.进士科的设置 | B.明经科的设置 |
C.开始考诗赋 | D.“八股文”的出现 |
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廖燕在《明太祖论》写道:“我认为明太祖的八股取士,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明朝做的比较巧妙,秦朝做的笨而已,他们都是为了愚昧天下人的思想(原文是文言文,这是译文)。”这段话主要是说
A.明朝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 B.明朝科举制的消极作用 |
C.秦朝焚书坑儒的积极作用 | D.秦朝焚书坑儒的消极作用 |
朱元璋杀胡惟庸之后下诏书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这段材料表明
A.朱元璋设置了特务机构 | B.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
C.朱元璋设立了廷杖制度 | D.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是
①西夏 ②元 ③明 ④清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C.《论元朝行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D.《论明朝丞相与清朝军机大臣的异同》 |
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a、b、c、d代指4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③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④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