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中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何时签订的?条约的内容有何法律作用?
(2)清政府通过什么战役迫使沙俄签订该条约的?当时清朝的皇帝是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界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评价他的?
(2)材料二是谁说的话?材料中“贵国”是哪个国家?哪一年我们从该国手中收回台湾?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台湾的?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进行了哪次战争?清政府与这个国家签署的边界条约叫什么?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们课本最后“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的一部分(1368—1840),请你按要求把相关大事的序号填到相应的问题后面。

(1)属于政权更替(王朝兴或亡)的大事:                          
(2)属于抗击外来侵略的大事:                                    
(3)属于平定国内叛乱的大事:                                    
(4)属于对外友好交往的大事:                                        
(5)表现了农民起义巨大力量的大事:                                  
(6)规定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走向的大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合作达成共赢,交流促进发展。崛起的中国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在国际事务和捍卫主权中,彰显大国风范。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就2014年中国外交成就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探究。
【中俄合作】
2014年2月6-8日,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抵达俄罗斯索契,出席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并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发展、推动大型务实和人文合作项目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1)历史上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2)俄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什么?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中欧友好】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了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并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是面向未来的外交新征程,开辟中欧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3)17世纪,荷兰入侵台湾,从荷兰手里收回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4)写出二战中核不安全的典型事件。
(5)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你知道法国的国庆日是哪一天?有何纪念意义?
(6)说说欧盟组织在当今世界有何影响?
【总结共识】
(7)综合上述的事实,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的基础是什么?中国应该怎样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去年以来,日本右翼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清朝皇帝组织什么反击战打败沙俄,并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什么条约解决了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     
(4)“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清朝在台湾的建制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