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 B.二战 | C.“冷战” | D.科索沃战争 |
世界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结束了战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冷战”,两极格局告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订的主要条约是什么?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积极作用?
(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西欧各国为加强政治、经济联合,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什么组织?
(5)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你认为有哪些?
二战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的一个具体表现,其目的包括( )
①控制西欧 ②对抗苏联 ③称霸世界 ④支持“北约”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成立军事政治集团 ④追求全球霸权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请回答:
A. “冷战”正式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B.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向什么趋势发展?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公投,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关系跌入低谷,美俄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图的两个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解读材料 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根据材料中“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友”,用史实说明美俄(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盟者”的标志。
(2)根据材料中“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
“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关注现实 展望未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美国副总统拜登周二指责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是‘霸占土地’,并称美国和欧洲将对莫斯科实施进一步的制裁。”
——2014年3月18日,美联社华沙电
(3)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态度强硬,美国、欧盟积极干涉,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从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4)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史实 |
推论 |
正确与否 |
(1)“每一政府各自保重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合约”——《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 |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
(2)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3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的权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摘编自川教版教科书 |
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
|
(3)当今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产方式中挑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困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摘自杜鲁门1947年3月《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
这是美国对苏联发的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
(4)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德法之间的冲突…把德法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你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德法之间发生战争史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
欧共体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德法之间的矛盾。 |
|
(5)俄总统普京的一句评语精辟的道出了俄罗斯人的心声:“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
苏联的解体是苏联政治家和苏联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
|
(6)所以这些基本的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而美国同时占据了这两个三角形的顶点。一个是经济三角,由美国、日本和欧盟构成;另一个是军事三角,在这方面俄罗斯与中国比日本和欧盟更有可能是对手。这是一幅“快照”,但不会那么快就褪色。 ——摘自[英]约翰·格里宾等著《历史焦点》 |
美国现已成为单级世界的领导者。 |
|
1947年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中国画家华君武用漫画揭示美国的相关政策(下图)。这一政策是
A.组建北约 | B.扶持日本 |
C.推行杜鲁门主义 | D.实施马歇尔计划 |
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这部电影拍摄的背景是( )
A.冷战 | B.东欧剧变 |
C.俄国十月革命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1947年,美国总统提出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冷战战略是( )
A.成立欧共体 |
B.成立华约组织 |
C.成立北约组织 |
D.出台杜鲁门主义 |
美国对苏联态度从战时盟友变为“遏制”,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与苏联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 |
B.雅尔塔体系损害了美国利益 |
C.美苏争霸世界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
D.苏联和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 |
综合新华社电 俄罗斯为“棱镜”情报监控项目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提供临时避难,美国表示不满。奥巴马指责俄方已陷入冷战思维,数次退回到冷战思维。关于“冷战”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时期,冷战思维事实上一直存在着; |
B.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普京“像个坐在教室后排的小男孩”,这是对国家元首的不恭敬,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冷战思维; |
C.“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则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 |
D.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的基本态势下,不存在任何冷战思维。 |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这样描绘世界的贫困状况:1960年的时候,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之间收入差距为37倍,而现在则达到74倍。造成这种贫富差距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 B.资源拥有量和资源利用量不同 |
C.经济体制不同 | D.国民素质差距大 |
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与这一现象与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D.北约组织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