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央电视台2011年12月重点推出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该片通过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重申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材料二:(美国)在处理中国问题之时,首要的目标是:(一)防止任何外部国家或国家集团处于政治上的绝对控制地位;(二)坚持门户开放,而且是在超出对这个词的一般理解的更广泛的意义上。
——(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大国海权》
材料三:香港《明报》日前刊出社论说,最近,在南海,菲律宾借与美国联合军演之际,派战舰到中沙群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并与中国海监、渔政船僵持逾10天;另一方面,日本极右翼的东京都知事提出要买下钓鱼岛及其附属群岛,再度挑起日本人对钓鱼岛主权的鼓噪。
——中新网4月24日电
(1)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展现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海洋之路。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1分)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2分)
(2)随着海防危机的严重,近代中国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请列出洋务运动中的举措来证明这一观点。(2分)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使中国的海洋之路蒙上了“屈辱”?(1分)
(3)20世纪20年代,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利益,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1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上美国是如何损害中国主权的?(2分)
(4)针对材料三中南海及钓鱼岛主权之争问题,有人认为应和平解决,也有人主张武力出击。你认为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请说明理由。(2分)
(5)请你就当今我国如何加强海防提出一条建议。(1分)
2012年中菲黄岩岛事件,引发了国人对海防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材料二:清政府收复台湾后,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关闭了其它对外贸易港口,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海国图志》是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考订、扩编而成的。《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被奉为"海防宝鉴"。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戚继光的什么意愿(不得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他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清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在当时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海国图志》的编著者是谁?他在该书中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冷战”;近年来,国际关系更加微妙、复杂。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为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一些国家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主张,更迎合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心理。当前的南海已成为大国全球利益的“竞技场”。从海上侦察船的魅影频现,到美菲等国频繁军演,南海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对华侦察和制约的前沿阵地。
⑴15世纪上半期明代的哪一壮举推动了华侨移居东盟地区,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为了争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倡导签署了哪一条约?
材料二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 在此碑的背面,刻有如下碑文:“时维公元 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 麦哲伦与马克坦岛酋长麾下丁众交锋,身受重戕,殒于此焉。
⑶麦哲伦远航有怎样的地理意义?以史实说明他远航后西方殖民者给亚洲国家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一位中国外交官曾经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
⑷材料中“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引发了中国近代史哪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是与哪一次世界战争有关?
材料四 1985年3月,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
⑸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推动这潮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⑹中菲黄岩岛问题的背后有美国影子,中美两国都是亚太地区和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请你就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谈谈对两国关系的认识。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7分)
【图示解析】如图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1)上图中①②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应填写的地点是分别是①___________② 。(2分)
【图片赏析】如图,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
(2)以上发明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的是 (填写字母)?(1分)
【史料分析】
材料一:宋代习惯上把外国人称为“蕃客”,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蕃市”、“蕃坊”和“蕃学”,并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材料二:如图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材料二反映了明朝中外关系史中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2分)
【历史感悟】
(5)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体会。(1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这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探究。
时期 |
概 述 |
问 题 探 究 |
总 结 |
秦汉 时期 |
公元前221年,秦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
⑴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
⑷通过问题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总趋势。 |
隋唐 时期 |
隋唐时期,出现了三百多年的统一,统一的规模超过秦汉时期。 |
⑵隋炀帝时期,哪一伟大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唐朝时为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两位代表是谁? |
|
元明 清时 期 |
元明清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
⑶元朝时期,哪一新的民族开始形成?明朝抗击倭寇、取得台州九捷的民族英雄是谁?清朝何年设驻藏大臣,负责管理西藏事务? |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所在,结合下表回答中外思想家关于人本思想的表述:
人物 |
思想(高度概括) |
孔子 |
|
文艺复兴的巨匠 |
|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他主持修建的( )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的见证,该工程始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列举中外促进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法律文献各一例。
(4)“和平共处”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本质体现,举出古代促进世界各民族间和平往来,不同文明交流融合、和谐发展的事例(中外各举一例)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同答问题。(共20分)
材料一 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3个世纪中,几乎亚洲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材料二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
郑和 |
哥伦布 |
时间 |
1405.1433缸 |
1492-1504定 |
航海次数 |
7次 |
4次 |
各次航海船只 |
大小船只200多艘 |
最少3只,最多l7只 |
每次航行人数 |
约2.7万-2.8万人 |
最少90人,最多l500人 |
到达范围 |
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牙买加等地 |
材料三 (清朝时)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反映该政策的典型史实两例。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次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清朝的“与外界隔绝”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