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天……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材料描述的情景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郑和下西洋 | B.指南针的发明 |
C.鉴真东渡 | D.郑成功收复台湾 |
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A.山东 | B.浙江 | C.福建 | D.广东 |
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是( )
A.北京 | B.松江 | C.刘家港 | D.泉州 |
关于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正确选项是( )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④ |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 | 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 B. | 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D. | 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
如果用一组词来概括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下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C.国家巩固与危机 |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并存 |
“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 )
A.鉴真 | B.郑和 | C.戚继光 | D.郑成功 |
2009年1月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和反海盗国际使命。在他们的军歌《奔赴索马里》中提到中国最负盛名的水手—郑和。那么,历史上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 )
A.海上交通发达 |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
C.指南针用于航海 | D.造船技术高超 |
明朝郑和率船队下西洋,最远到达( )
①波斯湾 ②红海沿岸 ③非洲东海岸 ④非洲最南端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明朝时,在抗倭斗争中功勋最为卓著的是( )
A.郑成功 | B.郑和 | C.戚继光 | D.朱棣 |
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加载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 |
B.抗击倭寇,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
C.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
D.英勇抗元,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
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
A. | 马可·波罗来华 | B. | 荷兰人抵达台湾 |
C. | 郑和下西洋 | D. | 葡萄牙人到达澳门 |
清朝前期的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和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 )
A. | 七下西洋 | B. | 设置台湾府 |
C. | 设置伊犁将军 | D. |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 |
B.鉴真东渡日本 |
C.郑和下西洋 |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