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 B.分裂奔向统一 |
C.繁荣与开放 |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 ,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这说明他
A.鼓励手工业发展 | B.善于纳谏 |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 D.关心百姓生活 |
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C.尚书省 | D.吏部 |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观点。它最适合作为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的台词
A.《汉武大帝》 | B.《武则天》 |
C.《贞观长歌》 | D.《三国演义》 |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分封弟子
② 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 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8分)历史时空:假使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史的变迁。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处填写史实。
(1)你来到刚建立不久的秦朝,看到群臣见到嬴政,都喊他皇帝。那时国家在朝廷设有三位高官,即 、 和太尉,分别管理行政、监察和军事。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实行 制度。 |
(2)你来到唐朝,遇到了唐太宗。见到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 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他实行 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 ”。 |
(3)你来到清朝,听说康熙皇帝在雅克萨大败沙俄侵略军。沙俄被迫与中国谈判,签订了《 》,条约规定,黑龙江流域和 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领土是中国的领土。 |
(4)你来到1935年1月的贵州,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听连长传达了中共中央在 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这次会议肯定了 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并选举其为政治局常委。 |
(5)1958年开始,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大跃进中的 和农业大跃进中的 是“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 |
(6)你来到14到16世纪的欧洲,发现这里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指当时欧洲发生的历史事件 和 。“人被发现”这事件的核心思想是 ,《神曲》的作者是 。 |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 B.杜如晦 | C.姚崇 | D.魏征 |
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
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 |
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遣唐使来唐学习。
③令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 | B.郡县制 |
C.三省六部制 | D.内阁制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富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三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思此三,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怎样?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夙夜孜孜”、 “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这段话是谁说的?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