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
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对丝路文化带、经济带的建立和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对中国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进行了表决,该项目今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1)丝绸之路是哪个朝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的重要通道,你认为今天欧洲的哪一个国家最应该加入联合申遗的行列?
(2)历史上丝绸之路和大运河都经过河南省,今天在河南省的哪个地方能同时看到这两个世界文化遗址的历史遗存?
(3)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中,丝绸之路连接了那几个文明?
下列关于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统治者贪图享乐 | B.残暴的统治 |
C.大兴土木工程 | D.国家财政困难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丰富)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 B.促成了开皇之治 |
C.巩固了封建统治 | D.结束了分裂局面 |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 B.短暂而繁荣 |
C.二世而亡 | D.节俭盛行 |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有功有过,作出他对历史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是( )
A.兴建许多粮仓 | B.开凿大运河 | C.统一全国 | D.加强中央集权 |
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成功的泥沙处理是都江堰经历2260年而不衰的关键。……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达到自动引水、自动分水、自动泄洪、自动排沙、定点沉沙等目的,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
——《从现代水利科技看中国古代的都江堰》
材料二:大运河,是人类进入现代之前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运河的修建,便利了中国南北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来自长江地区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可以大量的供应北部地区的居民。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直到20世纪修建铁路之前,大运河一直充当国内主要通道。事实上,大运河时至今日依然发挥功用……
——〔美〕学者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合著《新全球通史》
材料三: |
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都江堰、大运河分别是我国哪两个历史时期修建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图中所示的是哪条铁路?是谁设计的?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在建设国家大型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辨别下列史实正误,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在【 】内打X并改正。
【 】(1)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 】(2)宋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3)我国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4)“邸店如云屯”形容的是宋代旅店业的兴旺。
【 】(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成吉思汗时期来到中国,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