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运河开凿的时间,人物是?
(2)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3)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国家政治体制核心的皇帝制度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但国家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若干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自以为功德无量,令群臣商议 国君的称号。臣下李斯等认为,秦王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秦王把“皇”与“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 历代 君王最尊崇的专称。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对臣民的生命和财产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不仅可以制定法律,而且可以超越法律,为所欲为。
材料二 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得以进一步完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六部之中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各部门政令的贯彻与执行都要秉承皇帝的旨意,国家的政治权力逐步由地方集中到中央,由中央集中到皇帝,皇帝总揽国家最高权力,同时又有一个完善的政务机关来协助、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材料三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了前代教训,采取废除丞相制,设置内阁等专制措施,加强皇权。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历史上始称皇帝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2)根据材料二回答,隋唐时期,设立并进一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写出两点即可)
(4)三则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皇权处于怎样的地位?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隋朝大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的名称:南端_____________,北端__________。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3)大运河开凿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长城早在1987年就成为中国申报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则仍然在为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造成这种状况,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因为作为活着的运河,大运河不断被升级改造,发挥着现实的航运、输水、灌溉等功能,历史与现实的共存,让人们暂时忽略了大运河作为历史遗产的价值,一直没有将其视为文物或文化遗产。外因是,国际上对于像丝绸之路、大运河这样长距离的线形文化遗址遗迹,以什么样的形式申报,整个还是拆零,选择有代表性的遗址、遗迹还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看待,认识还没有统一,故没有颁发申报许可证。
——王健《大运河与长城:中国古代文明的双子星座》
材料三 大运河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伟大杰作。中国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在功能上各有侧重,长城主要是防御(但也发展了经济),运河主要是繁荣经济(但也为防御起过重要作用),堪称姐妹篇之作。这两项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在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上也同样的突出。仅就万里长城的躯体而论,它有几千里是利用自然的河流、高山险阻和断续烽燧所构成的,并未修筑城墙,纯属自然屏障。而大运河的自然因素和结合就更加明显。大运河“半是天工,半是人为”这一点可能历史上没有人特别强调提出过。我们在沿京杭大运河区段考察时,看到很多段落,都很难分辨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到了淮安、扬州、湖州等等地段,水网纵横、河渠交错。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也正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应该结合这样突出的特点加以发挥。通过我们的深入研究,将能够为大运河的前途和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形式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
——罗哲文《大运河与长城媲美》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上述两大工程走向上有何不同。
根据材料二指出大运河未能颁发申遗许可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大运河和长城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谈谈应该如何确保大运河申遗成功?
阅读《隋大运河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开凿的?它的中心是什么?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连接长江和淮河这一段的名称是什么?
(2)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
(3)除大运河外,隋朝还修建被后世称赞为“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的著名工程,这工程是什么? 这两大工程有什么共同的历史意义?
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呈什么走向?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