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边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更加密切。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吐蕃、回纥和南诏等边境民族慕风向比,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海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边境使者往来络绎不绝,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唐代的开明与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材料二: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舆论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举出一项即可)
(3) 材料二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两个国家。
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他设计的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A.坊 | B.市 | C.瓦肆 | D.勾栏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4)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15分。每小题3分;)
1、唐朝商业繁荣,长安城内有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坊”。
错误: 订正:
2、北宋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错误: 订正:
3、鉴真东渡日本后,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他设计的大昭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错误: 订正:
4、1271年,成吉思汗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错误: 订正:
5、《马可·波罗行纪》是英国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经历。
错误: 订正: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A.李冰 | B.李春 | C.鉴真 | D.玄奘 |
“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的社会特征。以下史实能够说明唐朝“开放”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日本 ③玄奘西游天竺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材料二 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 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唐代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
(2)材料二反映了谁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现在一些外国人仍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
唐朝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大,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A.新罗 | B.日本 | C.天竺 | D.大食 |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各举一例史实,帮助小虎完成这期板报。(前三空2分,后5空1分,共11分)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鉴真东渡 | B.玄奘西行 |
C.文成公主入藏 | D.遣唐使到来 |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 B.《大唐西域记》 |
C.《马可波罗行纪》 | D.《资治通鉴》 |
《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当时的天竺指今天的
A.日本 | B.印度一带 |
C.伊朗 | D.阿拉伯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