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题)“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时期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这里“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最远端的交汇处最有可能是在( )
A.地中海东岸 | B.红海沿岸 |
C.非洲东海岸 | D.南中国海 |
西汉通西域之后,这条贯穿中西贸易的交通线路打通了。在西汉时期,这条贸易通道上转运的物品包括( )
①丝绸 ②蔡侯纸 ③罗盘针 ④印刷品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④ |
德国人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 “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 “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
A.交通非常发达 | 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
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 | D.名胜古迹众多 |
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A.交通非常发达 | B.商品贸易极其繁荣 |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 D.名胜古迹众多 |
古罗马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那么古罗马人穿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 )
A.秦朝 | B.唐朝 | C.西汉 | D.宋朝 |
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回望历史,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
A.张骞出使西域前 | B.班超出使西域后 |
C.汉朝统一西域后 | D.西域都护府设立后 |
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地名与开辟通往西域没有关联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D.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
科考队要去考察西域风土人情,请你准确的为他们叙述西域的范围
A.今天天山南麓 |
B.今天葱岭以西 |
C.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即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
D.今欧洲 |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管理机构。在两汉任命的西域都护中,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张骞和班超 | B.郑吉和班超 |
C.郑吉、陈睦、班超 | D.张骞和郑吉 |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
A.鉴真东渡 | B.罗马帝国扩张 |
C.张骞通西域 | D.亚历山大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