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初一(1)班是一个融洽的班集体,男女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学校组织的卫生大扫除中,男生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力气活。在篮球比赛中,女生组成啦啦队,为参赛男生加油、助威,并为他们准备好毛巾和开水,男生越打越勇,获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最近学校组织的辩论赛上,有两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参加,女生语言清晰,口齿伶俐,妙语连珠,男生思维敏捷,语言幽默,他们配合默契,优势互补,最终摘取了年级辩论赛的桂冠。同学们都说,在班集体中,男生和女生就像两只有力的手,只有紧紧握在一起,才能增强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作用。
(2)请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某校七(3)班为了加强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开展了一次“迈入青春门,走好人生路”的主题教育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参与以下活动。
[青春随想]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山,每个少男少女都是登山队员,怀揣着征服者的梦想。登山途中难免遇到坎坷,也难免有野花的诱惑和迷途的时候,山林之神只留下一句秘诀──唯大智大勇者方能登顶!
(1)读了这段文字,你对青春有何感想?
[青春误读]
刘娟同学是一个单纯向上的漂亮女生,她上课时不敢侧目而视,怕与某个男生的目光接触,因为她怕被男生喜欢,怕因此妨碍学习。母亲的教育使她对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避而远之,但开始觉醒的性别意识又使她有与男生交往的渴望。于是,在这种煎熬中,她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2)如果刘娟向你求助,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青春寄语]
在“迈入青春门,走好人生路”的宣誓仪式上,七(3)班的52名学生庄严宣誓:珍惜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努力奋斗,为祖国、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美好的记忆!
(3)为使自己的青春留下美好的记忆,你打算怎么做?
在北京召开的全球著名智库---21世纪理事会主题为“解读中国”。会议发表的《北京宣言》提出,今后将继续加强建立中国与世界相互理解的桥梁。中国领导层和21世纪理事会形成的最主要的共识是“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在拓展‘利益汇合点’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这反映了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
据悉,某校九年级(1)班在思想品德课上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索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以“解读中国”为主题说明了什么?(两方面即可。2分)
(2)增进中国与世界相互理解的桥梁有哪些?(两个方面即可。2分)
(3)为使“解读中国”更精彩,中国的声音更响亮,请提出你的建议?(三个方面即可。6分)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40多年来,中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材料二: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材料三:2014年单独生二胎的条件:(一)单独二胎不含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者。(二)夫妇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可生二胎。(三)首胎为双胞胎的家庭无资格再生二胎。
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请你参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40多年来,中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何在?
(2)有人认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与“单独二胎”政策并不矛盾。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3) 你认为国家启动“单独二胎”政策有何目的?
材料一:2008年高考经五年高中、三度高考、两回命中、一次退学,(天津)60周岁的仝正国阿姨今年终于如愿被河北理工大学经济专业录取了。80岁高龄的“大侠”金庸,在2007年表示自己已经在剑桥读完硕士,开始读博士,并表示自己读书“不为学位为学问”。
材料二:漫画《就差这一点》。
(1)两位高龄老人不忘孜孜向学,说明了什么?
(2)分析材料二漫画说明的道理。
(3)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发?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5名女游客带着4个小孩在某森林公园赏花,为拍到"桃花雨",几名女游客使劲摇晃树枝,大量花瓣随之飘落,一根树枝被活生生掰断。当有人上前劝阻时,女游客不以为然地说:"花总是要落的嘛!"此行为虽"微",但影响却不小。
当今时代流行"微",微博、微信、微阅读等已走进百姓生活。在微公益、微服务等"微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类似于上述"桃花雨"事件的"微行为"却在散播负能量。因此,身处"微"时代,我们决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微行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微行为"--行为虽小,事关重大。原因何在?(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聚焦现实生活,列举两个符合或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微行为"。(与材料重复者不得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请选取你所列举的其中一个"微行为"进行评析。(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一:“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
材料二: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发并首次执行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难度大,实施风险高。许多新的技术要求,都是我国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经过不懈努力、艰苦攻关才得以实现的,充分体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团结奋战、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材料三:此次嫦娥三号任务取得的所有数据将向全球开放,这也是我国为和平开发利用太空、促进世界科技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
(1)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谈谈嫦娥三号能够成功发射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发,而不是依赖国外技术。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符合当今世界的哪一主题?结合材料三说说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对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意义。
材料一:漫画“十面霾伏”
材料二:连日来,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雾霾笼罩。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你站在天安门前,却看不见毛主席”。
材料三:漫画“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注: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请你针对材料三 “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说说你的看法。
(3)为了走出这令人窒息的“十面霾伏”,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至少2点)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这些都说明,我国依然处于不发达阶段……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1)请你简要说明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
(2)我国依然处于不发达阶段,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国家总任务是什么?(2分)
(3)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要高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2分)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二: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了解中国光谷发展情况。看到光纤通信、3D打印、生物质能源等成果,习近平书记说:“一个国家只是经济总量大,还不能代表强。国家富强靠什么?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的强盛之基。”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3)习总书记的话对我们青少年的成才有什么启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在参观中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请结合教材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有哪些?
(2)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共17分)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 2014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高达到70%以上,并且积极进行扶贫开发。 这样的比重不但在中国以前从未出现,就是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
材料二:全国人大代表如何履职?如果你还停留在“代表组团调研”的认知阶段,那就out啦!很多全国人大代表都开通了实名微信公共账号,并且拥有大量的粉丝,通过微信履职已经成为很多人大代表的“新常态”。利用微信平台收集基层"小伙伴"声音,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纷纷留言。
(1)针对材料一有人认为:“国家要加快实施扶贫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这样就能实现共同富裕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2)请你谈谈材料二体现了思想政治课中哪些观点
(3)网民在行使什么权利?除了上述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那些方式来行使这些权利?( 4分)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2012年12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的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我国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1)材料一体现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的哪一治国方略?
(3)这一基本方略的内涵是什么?
(4)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方略?
(5)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这一方略的那一项要求?
(6)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
材料一:2009年3月1日16时15分,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我国探月一期工程至此画上圆满句号。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卫星撞击月球技术的国家。2012年2月6日中国国防科工局发布了探月工程的又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由“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等。
材料二: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国家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推进素质教育等。
(1)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
(2)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加强的“两个创新”指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国家为什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我国已步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