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2014年4月27日,潍坊市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运行。自此,遍布城乡每一个角落的居民都能通过网络免费享受到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和高品位的文献信息服务。这 (  )

A.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市民素养
B.表明我市已经建设成为文化强市
C.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抵制外来文化
D.意味着我市已进入全民阅读时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经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这反映出(   )

A.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B.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生活消费不断增长
C.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D.社会离不开个人,这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可分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A.华益慰冬天为病人检查身体总是先捂热听诊器
B.“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深得党心民心
C.周恩来从小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D.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春晚的这句解说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启示是( )

A.必须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B.必须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D.必须积极吸收一切世界文化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市在对中学生关于文化认同的调查中获得有关信息(见下图)。该图信息告诉我们 (   )

A.增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已刻不容缓
B.对外来文化要加以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外来文化不利于青少年成长,要坚决抵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这一理念,并提高到建设“书香社会”的高度,人人都能享受均衡、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这说明我国
①重视提升民族文化素质    ②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③着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④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15年元旦、春节之际,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开展“书写核心价值观 送您平安吉祥”新春楹联诗词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时代性强、文学味浓、寓意深刻的楹联诗词作品,祈愿新春、祝福新年,烘托欢乐喜庆、安宁祥和的节日气氛,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下列能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联有
①“敬业楷模爱国心”、“诚信榜样友善情”
②“法治国家花如锦,自由社会乐如潮”
③“公正原为安世药,文明本是护身符”    
④“ 三羊开泰富强路,一梦成真民主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四届全伞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网事·感动2013"年度网络人物、第十届"昆仑奖"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的评选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孝心少年"等一系列活动的举行
①有利于加强社会丰义恩想道德建设,提高伞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③有利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 ④有利干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材料二:京城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对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于是这样一群爱好相投的人群便有了一个固定的称谓——“哈日、哈韩族”。
(1)艺海拾贝: 除上图所示外,你还了解哪些中华文化的代表?(至少举出三例)
(2)知识回顾: 你能说说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吗?
(3)博采众长: 根据材料二,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2014年12月29日,株洲市教育局建宁书院与株洲市第十三中学联合举办首届“经典诗文朗诵”晚会。株洲市第十三中学193班带来的《中华经典诗文诵唱》,从读楚辞汉赋,读唐诗宋词,到读元曲清文,展现了中华的美好历程。经典诵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广大学生领略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营造了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说一说你从“经典诗文诵读”中领略到了什么?
(2)想一想你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哪些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各写一例)
(3)在当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谈一谈正确的做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汉字的出现 B.人类的产生 C.摩擦生火 D.文字的出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汉字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更是开启数千年华夏文明巍巍大厦的金钥匙。在文字输入几乎完全依赖“搜狗拼音”,汉字手写能力下降的严峻现实下,“提笔忘字”正在快速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中国人的“通病”。
材料二:2013年8月2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出后,瞬间成为网络头版头条的报道焦点,超过了《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的网络影响力,迅速在全社会掀起一段手写汉字的热潮。
(1)“汉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2)举办大型汉字听写推广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重要意义。
(3)请你就如何解决汉字手写能力下降这一严峻问题出谋划策。(从国家、学校、青少年三个方面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公共文化发展变化

 
艺术表演团体
公共图书馆
故事影片
图书
2012年
7321个
3076个
745部
79.2亿册(张)
1978年
3183个
349个
46部
37.7亿册(张)

材料二:《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引进国外电视节目制作创意、运营模式的同时,注重本土化的包装和创作,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而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开讲啦》及《汉字英雄》因富有原创特色也让人耳目一新,收视率名列前茅。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推动我国文化发展提合理化的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中学生
①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②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③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形象
④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中美两国元首在美庄园会晤,举世瞩目
B.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C.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居世界首位
D.2001年至今,我国对外援款超1700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增强文化自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