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加快城市转型,打造精致淮北。到2020年,把淮北基本建成"产业精良、文化精深、城市精美、作风精细"的精致之城。
《淮北市建设精深文化实施纲》指出,为了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必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保障文化惠民利民;倾力打造文化精品,树立相风汉韵品牌。
⑴谈谈建设精深文化对打造精致淮北的意义。
⑵请你从文化建设的角度,为建设精深文化提三条合理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骨片、后母戊鼎、贾伯壶、拓片……记述中国象形文字发展历程的《汉字》国际巡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据悉,《汉字》国际巡展先期在首都博物馆展览一个月,之后将赴加拿大、鸟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等国展出。《汉字》国际巡展( )
①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文化
④说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7月12日,《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在北京正式启动。该工作计划用15年时间出版从吐蕃时期至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献典籍。这说明我国( )
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②建立平等团结繁荣的民族关系
③继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那么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要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坚持与时俱进,为民族文化增添新的生命力
③全盘吸收西方的一切文化     ④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窗口,介绍了全国各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美食,从精致的选材,加工和制作等角度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有利于观众形成文化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全部体现  
②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③展现了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④表明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活在海外的很多华人,除了参加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外,他们每逢祖国的传统节日,仍然会按国内的习俗过节,保留如下一些传统习俗:

传统节日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传统习俗
吃年夜饭、贴春联
扫墓、踏青
吃粽子、赛龙舟
吃月饼、赏月

材料二 2012年,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莫言。   
他的作品,以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创作手法又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体现了独特的写作风格;作品内容直抵中国人民的生活、历史与变迁,闪烁着人性光芒,表达了全人类共同情感。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等多国文字,赢得了世界文坛的尊重。
(1)材料一中的海外华人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6分)
(2)材料二中莫言的成功对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启示?(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窗口,介绍了全国各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美食,从精致的选材,加工和制作等角度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有利于观众形成文化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全部体现             ②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③展现了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④表明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至于红色的褒义,如喜庆的日子、隆重的接待等,则得益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据考证,红色的褒义是从远东经波斯传到西方的。”这段材料说明世

A.界各国、各族人民在交往中相互学习
B.东方人把文化强加于西方
C.东西方文化已没有差异
D.西方人已被东方人同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摇头不算点头算”,这是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风俗习惯;“点头不算摇头算”,这是阿尔巴尼亚人的习惯。这说明了(   )

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B.只有阿尔巴尼亚人有不同于他国的习俗
C.中国和其他民族的习俗没有不同
D.只有阿尔巴尼亚的文化有独特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协贺辞:莫言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其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莫言的获奖表明(  )

A.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肯定和认可
B.文化是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面临挑战
C.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交流中凸显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D.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0月在盐城市体育馆举办了盐城市淮剧大奖赛;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这分别反映了我国————的内容。

A.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C.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D.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些古语启示我们要具有

A.创新精神 B.终身学习的观念 C.团队精神 D.民族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3月,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在北京、上海开幕;2013年7月中俄两国青少年儿童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开始。这些活动的开展

A.不利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B.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C.不利于世界文化进入中国 D.有利于抵制、消除外来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3月8日,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城际动车组在马来西亚批量上线运营,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城际动车组首次走出国门。列车设计过程中大量采用圆弧顶、屏风、棕榈叶等马来西亚本土文化元素,还专门设计了女士专用车厢。这一成就
①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结果    ②是尊重外国文化的具体体现
③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④说明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是

A.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承上启下,流传千古 D.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增强文化自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