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召开阁僚会议,正式决定以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的价格,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买下钓鱼岛中的3个岛屿,将其“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和强烈谴责日方这一错误行为,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中华海内外儿女对此义愤填膺。并就维护国家主权采取了实际行动。据此回答题。
中华海内外儿女义愤填膺,捍卫国家主权,体现了高度热爱祖国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
A.道德和法律的规定 | B.对民族精神认同 |
C.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D.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
维护国家主权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某校中学生采取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以下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① 到日货进行打砸抢烧
②积极宣传保护钓鱼岛的意义
③张贴标语:还我主权,钓鱼岛是中国的
④认真学习,报效祖国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
A.吸取和借鉴世界上各民族精神的精华 |
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
C.与时俱进,不断赋之予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
D.立足现在,摒弃民族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尚同一”“一天下”,这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A.自强不息 | B.艰苦创业 | C.勤劳勇敢 | D.团结统一 |
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下列属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
①“两弹一星”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雷锋精神 ④红岩精神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诗句中,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 | D.②③ |
“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青少年作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弘扬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该:
A.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 |
B.坚决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
C.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
D.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 |
《“雷锋精神”五十年演进史》一文写道:20世纪60年代:雷锋=真善美;70年代:雷锋=爱憎分明;80年代:雷锋=钉子精神;90年代:雷锋=爱岗敬业。2l世纪:雷锋=?你认为下列人物能注释这个“?”的有
①数十年在天安门广场捡垃圾的刘玉珍老人
②发现大火时没有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房门的12岁小姑娘夏娟
③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带着养母上大学”的孟佩杰
④面对被两车碾压的2岁女童小悦悦,事不关己,漠然而去的l8名路人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从“井冈精神”到“抗震精神”,到今天我们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加强。这说明 ( )
A.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
B.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D.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要
①努力学习和吸收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
②继承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优良作风
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汲取古今中外的精华和不断创新中前行
④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路,10年两弹成。”“他姓钱,却不爱钱。”材料主要讴歌了科学家钱学森
A.爱国主义的精神 | B.自强不息的精神 |
C.艰苦创业的精神 | D.爱好和平的精神 |
2010年伊始,面对雪灾、旱灾、地震、水灾等一系列灾难,武警官兵、各地人们抗击灾难,保家卫国的精神、气势、壮举令世人提气、感慨,这精、气、神是贯穿祖国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是我们民族的无价之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索取是导致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 |
B.抗击灾难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
C.人与自然很难相处,在灾难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
D.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大量灿烂的中华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