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心理板块
认识自我
体味美好的情感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成长的秘密
传递情感正能量
步入中学生活
青春期的特点
青春期的烦恼
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危害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学会调控情绪
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
全面看待好奇心
学会选择正当的兴趣
兴趣与成功
追星和偶像崇拜
从众心理
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培养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
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的途径
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悦纳自我
适应社会 完善自我
自我激励
发挥自己的潜能
确立个人成长目标
如何实现目标
遵守校纪校规
学会自我管理
正确处理学习和娱乐的关系
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珍惜青春
梦想的含义
发展独立思维
培养批判精神
开发创造潜能
情绪的表达
情感的类型与作用
心理品质
关注与养护精神家园
冷漠与关切
正确看待成绩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自卑的表现与危害
榜样的作用
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守时的重要性
多彩的生命
珍爱生命
延伸生命的价值
时间的重要性
实现人生价值
自尊和知耻
尊重他人
自信的含义与作用
培养自信品质
克服自傲与自负
自立的含义与表现
自立的必要性
克服依赖心理
培养自立品质
自强的的含义与表现
自强的意义
培养自强品质
顺境与逆境
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挫折的两面性
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应对挫折的方法
意志坚强的表现
磨砺坚强意志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习惯的影响
好习惯和坏习惯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热爱科学
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勇于创新
努力的意义
正确认识学习
交往与沟通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融入社会的方法
交往与沟通的含义及重要性
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文明礼貌
社交礼仪
正确对待传统礼仪和习俗
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会与同学、朋友交往
认识新伙伴
交友的原则
友谊的力量
男生女生各自的优势
男女同学交往的意义
学会与异性交往
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网络交往时学会自我保护
遵守网络规则
友谊的特质
建立与呵护友谊
学会接受他人的异同
性别角色的认识
爱情的含义
道德板块
交往的品德
教师的作用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体味亲情
建立和谐家庭
家的意义
风格不同的老师
现代家庭的特点和变化
家庭的关系 结构与功能
家庭文化
邻里关系
幸福的意义
创造幸福的途径
孝敬父母
逆反心理
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学会和老师交往
新型师生关系
宽容待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关爱他人
学会倾听
欣赏与赞美
平等待人
消除歧视
诚信的含义
诚信的基本要求
诚信的重要性
失信的危害
诚信与隐私
诚信做人
信任的含义与意义
信任他人
获得他人的信任
竞争与合作
培养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
善于合作
团结互助
公平竞争
冲突的原因与危害
化解冲突的方法
防范校园暴力
承担社会责任
亲近社会
遵守集体规则
人生而平等
集体愿景的作用
小群体对集体的影响
小团队主义
在共建中尽责
社会矛盾的解决与表现
学会选择
建设美好集体
公平的含义与相对性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公平合作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正义制度
自觉维护正义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责任的含义与来源
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承担责任的意义
不负责任的后果
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对自己负责
个人与集体
归属感的含义及表现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融入新集体
集体凝聚力
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承担社会责任
培养社会责任感
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做负责任的公民
关心弱势群体
关心国家大事
培养忧患意识
树立全球意识
保护自然
法律板块
学法守法
律师的作用
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国家监察机关
寻求法律援助
规则与秩序
他律和自律的含义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作用
明辨是非
违法行为及种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预防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及危害
不良诱惑的危害
正确分辨诱惑
抵制不良诱惑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网络的两面性
青少年面对网络如何自我保护
金钱的诱惑
黄、赌、毒及邪教的危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规范经济行为的法律
国家司法机关
遵守社会公德
刑罚的种类
作为和不作为行为
合同的作用
契约精神
新媒体及其作用
善用新媒体
国家行政机关
公证的含义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的含义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诉讼的含义及类型
刑事诉讼
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非诉讼手段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与途径
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正确使用正当防卫
用法律保护自己综合题
解决纠纷的方式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权利与基本权利
人民和公民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义务与基本义务
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依法维护公民权利
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名誉权
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受教育权
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财产所有权
遗产继承权
被继承人、法定继承人
遗产的含义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有效遗嘱和无效遗嘱
遗赠的含义
智力成果权
著作权
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无效民事行为
消费者的权利
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用法律维护生命健康权
用法律维护合法财产权
用法律维护智力成果权
用法律维护受教育权
通信自由权
依法治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构成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增强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
依法治国的地位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树立法治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运用法律知识综合题
运用法律知识开放性问题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反腐倡廉
依法办事的要求
树立法律的信仰
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宪法监督权力行使
厉行法治的要求
遵守法律程序
民法的基本原则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政府的主要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与职权
扫黑除恶
国情板块
我国的基本国情
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品质
创新的重要性
教育的公平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党的基本路线
三步走战略
我国目前的小康现状
全面小康社会
我国的人口现状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我国的资源现状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环境现状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 资源 环境之间的关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循环经济
我国的科技教育国情
科技的重要性
教育的重要性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的含义和重要性
人才的条件与必备素养
人才成长
人才强国战略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维护民族团结
我国的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新常态
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原因
全面深化改革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中的违法行为
产品品质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经济活动中诚信的基本要求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诚信对个人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差距
城乡统筹
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
共同富裕
我国的最高理想
我国的共同理想
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理想的途径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经济全球化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
上海的建设目标
劳动与公共生活
劳动的意义
劳动创造了人类
劳动创造了文明
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尊重劳动
劳动不分贵贱
珍惜劳动成果
参加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
新型劳动者
创造财富的源泉
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变化中的经济生活
中学生的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
学会理财
合理消费观
勤俭节约
融入公共生活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遵守交通规则
社区生活
社区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
社区规则
服务社区的方式
社区成员的义务和责任
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
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的正确处
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途径和手段
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我国的政治建设
贫困的原因、危害及消除
调整中的国家关系
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谋求发展的必要性与措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的特征
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和要求
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两会知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人大代表的性质和身份
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
政协委员的职责
公民政治权利
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权
依法行使监督权
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
维护国家安全
保守国家秘密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维护世界和平
青少年能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的努力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世界格局多极化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民主集中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文化建设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正确对待各国文化差异
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北京风采
北京的“和”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精神
新时期艰苦奋斗的内涵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
爱国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和最重要的内容
提高民族素质对青少年的要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和谐的总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民生问题
时事政治
党的建设
增强文化自信
振兴中华
使命的含义
理想与使命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使命
新时期的新使命
个人理想与历史使命之间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树立远大理想
担当历史使命
中国梦的实现
综合国力的含义
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含义及重要性
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
科学发展观
增强国家观念
立志报效祖国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正确对待升学
正确对待择业
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
言行评析题
观点辨析题
材料分析题
阐述见解题
政治常识
做自信的中国人
走向世界大舞台
为世界添光彩的原因与做法
青少年的情怀和抱负
培养敬业精神
正确面向未来
新发展理念

2014年4月27日,在重庆万州港码头考察的李克强总理对“棒棒”们深情地说:你们很了不起!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总理的话告诉我们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棒棒精神” 
②“棒棒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③要敢于担当,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 
④“棒棒精神”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让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倍加珍视和平
B.目的是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C.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时时警醒
D.有利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2015年9月,全国各地区学校普遍开展了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暨2015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这是因为(   )

A.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成为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B.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力量之源
C.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唯一的精神纽带
D.中华民族精神是战无不胜、无所不能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在重大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坚不可摧。“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这一副对联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

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C.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日大阅兵,宣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正义立场。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让集体至上、牺牲个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引导青少年立志报国,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下列属于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民族精神是
①长征精神   ②青藏铁路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航天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当国家遭受困难和民族尊严受到严峻挑战的时刻,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以高度自觉的主人翁姿态,承担责任、为国分忧,迸发出了让世界震惊的爱国热情。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责任心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源于                          

A.爱国主义精神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D.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2014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一分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国家公祭仪式。国家公祭,是一种传承,也是一次教育。因此,青少年应该
①捍卫民族尊严,发扬民族精神
②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③明辨善恶是非,激发爱国热情
④加大投入,建设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2014年4月27日,在重庆万州港码头考察的李克强总理对“棒棒”们深情的说:你们很了不起,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总理的话告诉我们(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棒棒精神”
②“棒棒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③要敢于担当,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
④“棒棒精神”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两首不同的诗篇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A.艰苦奋斗 B.改革创新
C.团结统一 D.渴望独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课本中“核心”的知识整理中,正确的有(    )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时代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团结统一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爱好和平
C.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D.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勤劳勇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要是因为(  )

A.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D.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与强敌的不竭精神动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了听抗战老兵讲故事、观看抗日战争视频等系列活动。开展这些主题教育活动 (   )

A.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
B.从根本上解决了青少年素质不高的问题
C.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有利于让青少年明确最重要的责任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初中政治传承民族精神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