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不同的场合也多次指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不行,经济不适度发展也不行。当然,我们所说的发展,是就业和收入增加的发展,是质量效益提高和节能环保的发展,也就是符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科学发展。
(1)我国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改革没有回头箭,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继续全面扩大开放,大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水平和效益。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2)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庆长假,九年级学生小天一家人在爷爷家吃饭,叔叔说:“都是国家的政策好,我自己办的工厂今年又扩大规模了。”小姨说:“都是改革惹的祸,让我们原来的企业倒闭了。”爸爸说:“改革很好呀,使我们的企业焕发了生机,我现在收入比原来多了不少。”妈妈说:“我不管你们那么多,只要能挣钱,就是好样的。”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上述情景材料中人们的言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于2014年2月13日胜利闭幕。会上,来自全省各地、各族各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扬民主,共商安徽改革发展大计。会议顺利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部署今年的目标任务。
材料一:实现两会确定的目标,务必突出民生优先,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围绕群众所思所盼,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围绕群众所忧所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材料二:突出抓好生态强省建设,让江淮大地天长蓝、水长清、人民生活更美好。
材料三:实现两会确定的目标,务必坚持稳中求进,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始终把“建设创新安徽、推动转型升级”作为核心战略,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优化创业环境,不断夯实经济稳定增长的根基。
知识链接(1)材料一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我思我行(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发展之路(3)为了实现材料三的目标,请你为安徽省的发展提几条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月8日起,珠三角17个监测站点正式公布包括PM2.5在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珠三角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按照新标准公布监测指标并评价空气质量的城市群。一个多月以来,数据显示,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测网内PM2.5超标的范围较大,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就环境、发展、民生问题,下面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请加以评析。
观点一:经济要上,环境得让。
观点二:与其说PM2.5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还不如说其本质上是民生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辨析题(8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某班同学在讨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时,甲、乙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决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已同学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请你辨析甲、已两个同学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辨析题
男:在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女: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可有可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