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为了加强党情教育,光明中学团委会准备举行以“永远跟党走、促社会和谐、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知识链接】(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什么? 
【献计献策】(2) 党应怎样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观点论证】(3)请你谈谈对“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这一论断的理解。 
【行动倡议】(4)为引导青少年永远跟党走、校团委决定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请你把倡议书补充完整。(提示:应围绕永远跟党走、促社会和谐、建小康社会写出倡议要点。5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青少年要永远跟党走,促社会和谐,为我们伟大祖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贡献力量!
为此,我们倡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说明漫画一表明了什么?

(2)漫画二说明了什么?(应从两方面分析2分)

(3)要保持漫画一的态势、改变漫画二反映的状况,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在2011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指出,中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民营经济投资占总投资57.7%,占工业企业就业人员的44.4%。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我国对民营经济采取什么政策?
(2)有人认为:在我国,只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搞好了,国家的经济才能发展。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分析。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结合材料说说“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何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对此,明明班上准备开展系列活动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请你一起参与。
(1)知识抢答:民生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解决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多等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记者调查:你所知道的党和政府办成的让人们看得见、得实惠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列举两项)
(3)主题演讲:请谈谈国家高度重视解决看病难、入学难、住房难、就业难、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的重要要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示意图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把“蛋糕”分好,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1)比较图一、图二,你看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什么可“喜”的地方?两图又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忧”在哪里?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 “把蛋糕分好”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声音】一位外国记者这样说,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听中国怎么说”已成为一种常态。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俄中投反对票致决议未通过。
【中国形象】2012年,由于希腊债务谈判开始倒计时,欧债危机压力与日俱增,欧元区国家财政过度紧缩会抑制经济增长,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和债务负担加剧。在欧债危机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德国总理默克尔来访期间表示,中国正考虑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等渠道,以加大力度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1)“中国形象”树立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中国声音”所彰显的自信来自哪里?符合国际社会的哪些发展趋势和理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04年至2007年,广东省财政共安排17亿元.对因免征农业税而减少收入的市县给予补助,其中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市县按100%的比例进行补助;安排低保补助资金12亿元,对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00元的135万余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从2001年起至2007年秋季,广东省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全省共有1025万名孩子受惠。
材料二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3分)       
(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做法有什么意义?(4分)
(3)结合材料,请你为广东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1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发布:首次对全国城市进行了“幸福感指数”的调查和排名,“幸福感”涉及的指标有:未来生活和发展信心、经济收入、教育、家庭和睦、人际关系、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居住等状况。
材料二:2011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九次会议在广州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主持会议,会议就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作动员讲话。他表示“现在要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尤其强调注重民生问题,但是要做大蛋糕我们仍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分蛋糕不是重点工作,做蛋糕是重点,这点是有针对性的,这不是新话,但是在这个时候强调特别有新意。”
请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省委书记汪洋强调分蛋糕不是重点工作,做蛋糕是重点,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做大“蛋糕”的现实意义?
(3)建设幸福广东,人人有责,青少年为此能做些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生王远的暑假在农村叔叔家度过的。叔叔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叔叔从90年代初就在农村用自行车向城里贩卖鸡鸭鹅。赚了一些钱后就拿出积蓄办了一家山鸡养殖场,现在叔叔养的山鸡已远近闻名,并远销到周边的大城市。他还利用家中的楼房和果园办起了“农家乐”。每当说起这些,叔叔总是感叹道:多亏党的好政策啊!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
(1)叔叔办的山鸡养殖场和农家乐属于什么经济成分?这一经济成分的存在是由什么决定的?
(2)非公有制经济给人民带来哪些好处?
(3)叔叔家的变化多亏了党的哪些好政策?
(4)“幸福,你我都需要。”请你写一句对人生幸福理解的感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家宝总理9月14日在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强调,我国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力争取得明显进步。
据此,某班准备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⑴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⑵请你指出决定我国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因素。
⑶请你就我国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建言献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也要把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分好。
材料二:就如何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问题,同学之间产生了争议。甲同学认为:只有坚持现行的分配制度,才能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乙同学认为:只有关注民生,才能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
(1)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2)请针对材料中甲、乙同学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