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心理板块
认识自我
体味美好的情感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成长的秘密
传递情感正能量
步入中学生活
青春期的特点
青春期的烦恼
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危害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学会调控情绪
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
全面看待好奇心
学会选择正当的兴趣
兴趣与成功
追星和偶像崇拜
从众心理
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培养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
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的途径
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悦纳自我
适应社会 完善自我
自我激励
发挥自己的潜能
确立个人成长目标
如何实现目标
遵守校纪校规
学会自我管理
正确处理学习和娱乐的关系
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珍惜青春
梦想的含义
发展独立思维
培养批判精神
开发创造潜能
情绪的表达
情感的类型与作用
心理品质
关注与养护精神家园
冷漠与关切
正确看待成绩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自卑的表现与危害
榜样的作用
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守时的重要性
多彩的生命
珍爱生命
延伸生命的价值
时间的重要性
实现人生价值
自尊和知耻
尊重他人
自信的含义与作用
培养自信品质
克服自傲与自负
自立的含义与表现
自立的必要性
克服依赖心理
培养自立品质
自强的的含义与表现
自强的意义
培养自强品质
顺境与逆境
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挫折的两面性
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应对挫折的方法
意志坚强的表现
磨砺坚强意志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习惯的影响
好习惯和坏习惯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热爱科学
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勇于创新
努力的意义
正确认识学习
交往与沟通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融入社会的方法
交往与沟通的含义及重要性
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文明礼貌
社交礼仪
正确对待传统礼仪和习俗
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会与同学、朋友交往
认识新伙伴
交友的原则
友谊的力量
男生女生各自的优势
男女同学交往的意义
学会与异性交往
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网络交往时学会自我保护
遵守网络规则
友谊的特质
建立与呵护友谊
学会接受他人的异同
性别角色的认识
爱情的含义
道德板块
交往的品德
教师的作用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体味亲情
建立和谐家庭
家的意义
风格不同的老师
现代家庭的特点和变化
家庭的关系 结构与功能
家庭文化
邻里关系
幸福的意义
创造幸福的途径
孝敬父母
逆反心理
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学会和老师交往
新型师生关系
宽容待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关爱他人
学会倾听
欣赏与赞美
平等待人
消除歧视
诚信的含义
诚信的基本要求
诚信的重要性
失信的危害
诚信与隐私
诚信做人
信任的含义与意义
信任他人
获得他人的信任
竞争与合作
培养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
善于合作
团结互助
公平竞争
冲突的原因与危害
化解冲突的方法
防范校园暴力
承担社会责任
亲近社会
遵守集体规则
人生而平等
集体愿景的作用
小群体对集体的影响
小团队主义
在共建中尽责
社会矛盾的解决与表现
学会选择
建设美好集体
公平的含义与相对性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公平合作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正义制度
自觉维护正义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责任的含义与来源
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承担责任的意义
不负责任的后果
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对自己负责
个人与集体
归属感的含义及表现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融入新集体
集体凝聚力
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承担社会责任
培养社会责任感
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做负责任的公民
关心弱势群体
关心国家大事
培养忧患意识
树立全球意识
保护自然
法律板块
学法守法
律师的作用
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国家监察机关
寻求法律援助
规则与秩序
他律和自律的含义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作用
明辨是非
违法行为及种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预防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及危害
不良诱惑的危害
正确分辨诱惑
抵制不良诱惑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网络的两面性
青少年面对网络如何自我保护
金钱的诱惑
黄、赌、毒及邪教的危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规范经济行为的法律
国家司法机关
遵守社会公德
刑罚的种类
作为和不作为行为
合同的作用
契约精神
新媒体及其作用
善用新媒体
国家行政机关
公证的含义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的含义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诉讼的含义及类型
刑事诉讼
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非诉讼手段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与途径
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正确使用正当防卫
用法律保护自己综合题
解决纠纷的方式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权利与基本权利
人民和公民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义务与基本义务
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依法维护公民权利
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名誉权
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受教育权
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财产所有权
遗产继承权
被继承人、法定继承人
遗产的含义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有效遗嘱和无效遗嘱
遗赠的含义
智力成果权
著作权
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无效民事行为
消费者的权利
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用法律维护生命健康权
用法律维护合法财产权
用法律维护智力成果权
用法律维护受教育权
通信自由权
依法治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构成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增强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
依法治国的地位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树立法治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运用法律知识综合题
运用法律知识开放性问题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反腐倡廉
依法办事的要求
树立法律的信仰
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宪法监督权力行使
厉行法治的要求
遵守法律程序
民法的基本原则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政府的主要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与职权
扫黑除恶
国情板块
我国的基本国情
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品质
创新的重要性
教育的公平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党的基本路线
三步走战略
我国目前的小康现状
全面小康社会
我国的人口现状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我国的资源现状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环境现状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 资源 环境之间的关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循环经济
我国的科技教育国情
科技的重要性
教育的重要性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的含义和重要性
人才的条件与必备素养
人才成长
人才强国战略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维护民族团结
我国的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新常态
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原因
全面深化改革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中的违法行为
产品品质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经济活动中诚信的基本要求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诚信对个人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差距
城乡统筹
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
共同富裕
我国的最高理想
我国的共同理想
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理想的途径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经济全球化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
上海的建设目标
劳动与公共生活
劳动的意义
劳动创造了人类
劳动创造了文明
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尊重劳动
劳动不分贵贱
珍惜劳动成果
参加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
新型劳动者
创造财富的源泉
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变化中的经济生活
中学生的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
学会理财
合理消费观
勤俭节约
融入公共生活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遵守交通规则
社区生活
社区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
社区规则
服务社区的方式
社区成员的义务和责任
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
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的正确处
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途径和手段
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我国的政治建设
贫困的原因、危害及消除
调整中的国家关系
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谋求发展的必要性与措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的特征
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和要求
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两会知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人大代表的性质和身份
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
政协委员的职责
公民政治权利
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权
依法行使监督权
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
维护国家安全
保守国家秘密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维护世界和平
青少年能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的努力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世界格局多极化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民主集中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文化建设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正确对待各国文化差异
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北京风采
北京的“和”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精神
新时期艰苦奋斗的内涵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
爱国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和最重要的内容
提高民族素质对青少年的要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和谐的总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民生问题
时事政治
党的建设
增强文化自信
振兴中华
使命的含义
理想与使命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使命
新时期的新使命
个人理想与历史使命之间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树立远大理想
担当历史使命
中国梦的实现
综合国力的含义
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含义及重要性
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
科学发展观
增强国家观念
立志报效祖国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正确对待升学
正确对待择业
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
言行评析题
观点辨析题
材料分析题
阐述见解题
政治常识
做自信的中国人
走向世界大舞台
为世界添光彩的原因与做法
青少年的情怀和抱负
培养敬业精神
正确面向未来
新发展理念

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之间互不往来,各自发展,才相安无事。

来源: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衡阳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中等

材料:2012年5月,中国第三次民族关系状况分析会在安徽召开,会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民族对口支援、扶持工作和政策作出了具体要求,努力实现各民族平等、 团结、共同繁荣,体现了党和政府新时期对民族地区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1)新时期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
(2)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民族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请列举两个以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项目工程。

来源: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衡阳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中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主题,即

A.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来源: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中共十八大提出,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下列措施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在人口较少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只尊重个别民族的宗教信仰
C. 完全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平等
D. 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
来源: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河池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2013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通报:自新一轮援助新疆工作以来,已累计实施援疆项目2378个,拨付援助资金248 . 6亿元人民币,超出国家核定额度26 . 5 % ,可谓举全国之力建设美好新疆。这表明

A. 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新疆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是当前我国所有工作的中心
C. 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下表为l959年至2011年期问4个不同年份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


1959年
1965年
1984年
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74
3.27
1 3.68
605.8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142
241
702
20152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西藏自治区
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②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已经完全消失③农牧民的幸福生活有了越来越坚实的基础④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已经变为现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威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初,新一轮援疆已累计实施援助新疆地方项目2378个,拨付到位援助资金达248.6亿元,其中,75%以上资金都用于民生建设。这

A. 说明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B. 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 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同步发展
D. 有利于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就是指各民族充分行使平等的权利。()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中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政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中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中等

下列能直接体现促进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做法是

A.国务院医改办持续深入推进医改,不断扩大改革成效
B.全国各地纷纷开展防治雾霾活动
C.南疆铁路二线项目工程加快推进,预计2013年底全线通车
D.经勘探发现我国在南海和青藏藏高原有储量十分丰富的可燃冰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非法行径,侵犯中国主权,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2012年9月15日,国内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西安、青岛、长沙等数十个城市,发起民众保钓行动。但在严肃的爱国行动中,却出现当众焚烧打砸日系车,烧毁日本商铺等一些非理性乃至过激的抗议活动。对此你认为
①应理性爱国、文明爱国、守法爱国
②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采取何种方式无所谓。
③少数人打着爱国的旗帜,以保钓的名义,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公民的合法财产和劳动所得的行为,必须加以严惩
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爱国情感,才能维护民族尊严,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届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复习模拟政治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融入社会,探究实践(共10分)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强调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过去五年工作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有人认为“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组织权,不受中央统一领导”,此观点对吗?为什么?
材料三: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这是2012年度感到中国人物周月华、艾起的颁奖词。
(3)人的一生有无数的追求,我们应怎样去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4)请你在写出两组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周月华、艾起除外)。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中西部边疆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共同繁荣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2012年8月23日《光明日报》报道,10年里,内蒙古全区GDP总量先后超越9个省区市,由全国第24位上升至全国第15位,是我国5个自治区中首个、西部12个省区市中第二个进入“万亿俱乐部”的省份;人均GDP由2002年的7000多元增加到24.2011年的5.75万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6位前移至第6位。底子薄、起点低的内蒙古正在创造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奇迹。这说明(   )
①我国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共同富裕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我国能正确处理各民族间的关系 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3届广东省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初中政治维护民族团结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