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一: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湖南、浙江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目前全国已陆续有104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程度。
材料二: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六区PM2. 5浓度为每立方米2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当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材料三:2015年1月1日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正式实施。这部法律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造成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
(4)请你为留住“APEC蓝”提建议。(请从政府和公民的任意一个角度来回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的消息震惊世界,也鼓舞人心。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反腐利剑下第一个落马的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外主流媒体闻讯对此也予以了及时报道,从苏荣、徐才厚,直到周永康这位超级“大老虎”的落马,反腐的逐步深入,近一段时间,石油系统腐败窝案、四川官场地震、神秘商人周滨、“秘书帮”……一系列涉及贪腐的案件,大大小小的“苍蝇”、“老虎”相继被打,彰显出中央反腐的决心:“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姑息” ;也越来越巩固民众对反腐的信念:反腐无禁区。
(1)材料中对周永康、徐才厚等贪污腐败的高官依法惩处,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实行这一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这一基本方略对各级行政机关政府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三(1)班同学平时十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他们针对近一年来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其中共同研究。
信息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信息二: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各抒己见】
(1)同学们首先召开了讨论会,就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进行了热烈讨论。你认为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是什么?
【释疑解惑】
(2)在讨论会现场,悬挂着很多宣传标语,其中一条写着“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有同学不理解这个标语包含的道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他释疑。
【精心设计】
(3)同学们准备对全校学生的宪法知识了解情况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请你帮助设计两条问卷题目。
【身体力行】
(4)根据调查情况,同学们准备举行一次以“青少年应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将演讲稿的要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要点不得少于三点,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4月13日在京发布,报告分析指出,“微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进步的作用进一步展现。如郭美美事件促进公共慈善透明、小悦悦事件引发社会道德建设大讨论、校车事件推动校车安全管理等,民众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参与公共事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公民的哪项政治权利?你还能例举其他有效行使该项权利的渠道吗?(至少两种)
(2)小明看到这则新闻后非常激动,说:“网络就是好,隐姓埋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的观点对吗?请你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理由。
(3)请你就整治网络谣言给政府提两点可行的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同学们在时政播报中收集到了如下新闻材料
材料一:为缓解“择校热”,实现教育公平,秦淮区在南京市率先试点教师“区管校用”,推进优秀教师流动。
材料二:我国正式启动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与国际社会携手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升中国全球治理能力。
材料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公众参与和监督,其中明确规定政府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4分)。
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国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依据。(  )
②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同学们收集的新闻材料中的举措是如何落实上述《决定》要求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七中全会于2012年l1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2012年9月28日作出的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2012年5月28日作出的给予刘志军开除的处分。
材料二:七年级的小明是一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他因家境贫困辍学了。他的班主任老师去做他父亲的工作,他父亲说,我们是少数民族,可以不上学。班主任老师说,受教育既是小明的权利,也是小明的义务。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的子女也必须上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劝说下,小明的父亲终于同意他上学了。
(1)薄熙来和刘志军被开除党籍说明了第五课中的什么道理?
(2)上述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以上道理的内涵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提请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新增代考属于犯罪行为等规定;审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在这一天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备受关注。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强调,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此有人认为,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实现依法治国。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2)请运用九年级教材有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掘金三大热词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新”是一大感受,其中有不少提法是首次写入。
【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1)“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有何重要意义?
【书香社会】李克强指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为参与建设书香社会,中学生应采取哪些具体行动?
【权力寻租】李克强指出,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
(3)我国要“打掉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4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
材料二: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的日子。泰州市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举行了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泰州市委书记指出,法制宣传教育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培育法制精神,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对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小试牛刀】
(1)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以它为依据?
【我思我悟】
(2)有人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积极参与】
(3)为了宣传宪法,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请你出谋划策:策划一种活动形式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形式:
标语:
【思维拓展】
(4)你认为在学校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法知法 守法用法】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路线图。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的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权不可任性"。
阅读上述时事材料,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必须弘扬宪法精神?
(2)材料二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是我国反腐倡廉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秉着“有案必查、有腐必反”的原则。“周徐苏令”等“大老虎”落马,部分地方“小官巨腐”被查处,凸显了党中央“打虎拍蝇”的决心。
材料二:2015年5月22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针对百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发出的“红色通缉令”集中公布将满一月。一个月来,通缉令上的外逃人员已有两人被“缉拿归案”,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加大追逃力度,一系列追逃、防逃举措密集亮相。
(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实施什么样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和什么作用?
(3)党中央“打虎拍蝇”给我们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八大后,借力中央高层惩治腐败的决心,中国“网络反腐”多处开花,20多天之内,十多名被查官员中,超过半数与网络举报有关,引发一波又一波网络围观热潮。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在网民看来十分给力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把双刃剑,除了其中或多或少含有偶然性、娱乐化的成分之外,“误伤”也时有发生。
材料二:2014年12月5日,“打老虎”又更新了剧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周永康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材料共同表明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样的基本方略?
(2)你认为实施这样的基本方略有何重要意义?
(3)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你认为应该如何实施。
(4)你认为实施这样的基本方略有什么基本要求?
(5)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来依法治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程。某校九年级(1)班学习小组围绕此次四中全会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如下信息,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信息一: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恪守立法为民理念。
(1)请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解读信息一所蕴含的法律知识。
信息二: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在5000多字的全会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了10次,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2)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制了“法治中国”路线图,看了信息二,有同学感慨地说:只要坚持依宪治国,就能建设好“法治中国”。请你运用八、九年级所学法律知识,发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从“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九个方面对中小学生的行为作了具体的要求。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小孙同学认为新守则涵盖了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各个领域的规范和要求,为青少年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公民和合格人才指明了方向。小张同学认为规定太细,讲法治单独列项没必要。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网络空间也不是“法外之地”。
材料一: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治中国建设的?
材料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善加利用,它将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误入歧途,它将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少烦恼。
(2)下面是某同学的错误做法,请运用法律或道德知识给他指点迷津。

错误做法
指点迷津
利用QQ传答案、抄作业

在贴吧上随意传播、扩散同学的个人秘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