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推进四个全面 实现中国梦】材料:十八大的主题包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8日,中央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讲话中专门强调了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的8点要求。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四次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由此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2)要做到“全面依法治国”,其基本要求是什么?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中,国家要正确处理好哪些关系?(四点即可,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奔小康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绘美好蓝图,出真招实招,亮崭新形象,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狠刹“四风”,自觉践行“八项规定”,引领人民大踏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全国人民奔小康指明了道路。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措施,使得“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加具体、更加清晰。
(1)【我知道】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2014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宪法学习日活动,40万所学校集中开展了宪法晨读等活动,力促在青少年心中立起宪法权威。
(2)【我思考】请你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维护宪法的尊严?
2015年是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李克强总理要求“政府有权不可任性”,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我参与】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依法行政时,我们可以行使什么权利参与法治政府建设?行使这一权利时应该注意什么?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最后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我打算】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响应总理的号召?(2分。至少回答4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放眼世界 我们满怀信心】
材料一:2015年1月2日中新网消息:十八大后全国已有60名副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
材料二:养老“并轨”迈步、高招改革实施、医保“漫游”提速……2015年,多项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改革起航,这些举措,载着充满期待的人们,“驶”向更公平、更公正的生活。
材料三: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已经从人人勒紧裤腰带的年代,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人均GDP从全球垫底上升到中上游,GDP总值从全球20多位上升到第二位。
(1)你从材料一中得到哪些信息?
(2)材料二中这些举措,对国家和公民来说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近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让我们一起分享成果,探究问题。
【法治中国】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重大任务等。
(1)我们党为什么高度重视依法治国?
【科技中国】2014年,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例如袁隆平院士和团队选育出的超级稻良种亩产首破1000公斤,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圆满成功,我国“天河”系列计算机低次位居全球第一,我国高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2)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事业蹄疾步稳、扎实推进。2014年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的发展,不是一人之事,也非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
(3)我们去努力、奋斗、拼搏需要发扬哪些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入2014年以来,很多热门现象、热门事件进入公众的视线。以下两组镜头折射出的社会的方方面面。
镜头一:十面“霾”伏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持续大规模灰霾污染事件,波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个重点城市,影响人口近6亿,网友戏称“十面霾伏”。
(1)请结合你的体验,列举出造成“十面霾伏”现象的原因?(2分,至少两个)
(2)12月2日就是雾霾最严重的前一天,小刚和小明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有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小刚打算上前去劝阻并举报,可是小明说:“算了吧,农民伯伯也不容易,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宽容他吧!”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是否应该宽容这件事?
镜头二:微博反腐:微博反腐成为2014年的一大亮点,也是公民行使自己民主政治权利的方式之一,一个个落马贪腐官员形成的2014年微博反腐成绩单,让公众在140个字的发布与评论之间,直接感受到中央“打老虎”“拍苍蝇”的决心。然而在大量如实反映腐败的微博面前,也有很多微博所涉及的腐败是失实的。
(3)微博反腐属于公民行使的什么权利?那么作为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这一权利?
(4)微博反腐成为一把利剑,彰显了我党治理腐败的决心,充分发挥了民众的力量,然而网络也成为了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那么在现实社会中,面对亦真亦幻的网络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5年1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

材料二:2015年2月28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我国公众踊跃举报“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
2月期间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共接到网民有效举报11796件,其中,网民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的举报数量较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网络无限,道德有界;网络无形,法律有绳。”说一说我国开展上述专项整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2)“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我们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请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说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这是其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落实“四个全面”,江西在行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5年3月,习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全国“两会”时针对江西还有276万贫困人口,经济总体还与全国还有较大差距的事实,指出 “决不能让江西老区群众在全面小康社会中掉队”。并特别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1)从划线的内容你看出“不掉队”反映了我国什么问题?从习总书记特别强调的内容中,你知道他担心什么问题?江西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习总书记放心?
【全面深化改革】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头年和关键年,江西争当改革“先行者”,开展各类改革试点451个,国有林场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一批试点走在全国前列;预算体制改革等一批试点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率先推进四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体系。
(2)你认为这种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江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实施。
(3)有同学认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制定和修改宪法。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4)请你为青少年学生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提供一点智慧。
【全面从严治党】
江西开展干部带头学模范,从严治党抓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5)请你为从严治党抓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献言献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进法治 探究实践】
探究一:在宪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近9000件。
探究二:从长期看,要把反腐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制度限制,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也不愿腐败。“吃空饷”“红包”“奢靡”……在不久的将来,涉及这些问题的领导干部,或许受到的不仅仅是党内处分,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
探究三: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要)
探究四: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1)从数字中看我国法治建设,从中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2)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
(3)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为什么对政府提出上述要求?
(4)读了上述材料,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法治社会的公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国家发展】
材料一:2015年,表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开展“2014年度责任公民评选”活动、表彰“中国网事•感动2014”年度网络人物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继开展,这一系列树民风举措凝聚社会正能量,使精神文明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材料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2015年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谋和平发展的脚步一直不曾停歇: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再到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成功举办……在当代国际舞台上,处处吹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伟大旗帜,贯彻八项规定.走好群众路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惩处“零容忍”……全国上下党风为之一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
(1)阅读材料一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我国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表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三,谈谈我国依法从严惩治腐败的重大现实意义。
(4)仔细阅读上述三段材料:自拟一个能概括上述三段材料内容的题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3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做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部署。同时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材料二:《丹东日报》报道:"2014年10月9日,气势磅礴的百人大合唱--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在元宝山公园唱响。《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1)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设定"国家宪法日"表明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
(3)材料二中"《长征组歌》大合唱"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文明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4)长征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有哪些具体体现?(至少答出两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法治国】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2015年4月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中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推进科学立法,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依法治国?其核心是什么?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青少年,你打算怎样做?(至少写出3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崭新起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一场艰苦的奋斗,也是一次豪迈的进军。
【扬改革之帆】2014年,我国改革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成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如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用1枚公章取代109枚公章,为百姓办事减少了108道手续;财政税收改革重磅推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小规模纳税人平均减税40%……
(1)这些改革举措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行法治之道】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了宪法晨读、宪法辩论交流会、宪法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宪法"至上的种子。
(2)我国中小学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的目的有哪些?
【筑执政之基】"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有权不可任性" ……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民众感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反腐决心。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到江西省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时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3)为什么反腐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谋小康之业】"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是全面小康的追求之一。开私家车、出国旅游……百姓生活离全面小康越来越近,但一些不文明现象影响着全面小康的进程。
(4)近期,"路怒症"引发的不文明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你根据下面"诊断书"中对"路怒症"的介绍,开出"处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瞩目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在“全面”,它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要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1)为什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写出三点即可)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开放也是改革,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解。
【全面依法治国】
一年来,我国修订了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预算法、立法法等多部法律;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办理刘汉刘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重大案件;加强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的监督,对一些冤错案件,认真复核证据,监督支持人民法院纠错。
(3)上述材料中所列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建设法治社会对公民提出的要求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 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法治路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包括建设五大体系、推进三位一体建设等四个具体目标。本次会议开启了法治中国的新征程,描绘了“中国式法治”蓝图。
(1)站在国家角度,运用“情系祖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中国式法治”蓝图?
【外媒关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外瞩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世界如此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世界如此在意中国的未来走向。
(2)“世界如此在意中国的未来走向”,说明了什么?
【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法治中国,,已然成为本年度的热词之一。然而,全民守法、人人信仰法治才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注入新的法治价值观,提高全民的。法治素养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3)运用“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谈谈当代青少年应该怎样投身法治中国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