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一: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湖南、浙江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目前全国已陆续有104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程度。
材料二: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六区PM2. 5浓度为每立方米2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当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材料三:2015年1月1日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正式实施。这部法律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造成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
(4)请你为留住“APEC蓝”提建议。(请从政府和公民的任意一个角度来回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程。某校九年级(1)班学习小组围绕此次四中全会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如下信息,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信息一: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恪守立法为民理念。
(1)请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解读信息一所蕴含的法律知识。
信息二: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在5000多字的全会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了10次,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2)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制了“法治中国”路线图,看了信息二,有同学感慨地说:只要坚持依宪治国,就能建设好“法治中国”。请你运用八、九年级所学法律知识,发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材料二: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2014年11月2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自首个国家宪法日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在国家宪法日当天,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的测试范围。
(1)会议为什么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3)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重大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雷锋
材料二:近几年,有这样一群普通人,获得了人们最热烈的掌声。“最美司机”吴斌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雷锋传人”郭明义、 “最美妈妈”吴菊萍、“最帅交巡警”王静;……爱心团体很好的诠释了“爱与责任”,他们所表现的高尚道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我们全面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
(1)结合“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看,材料一中雷锋的日记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有同学认为:依法治国需要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核心。请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4年的工作并系统部署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以下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摘要。

(1)材料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全国人大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2)摘要一中我国啃的这些“硬骨头”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运用这一国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设立自贸区的必要性。
(3)阅读摘要二“民之疾苦,国之要事”,你认为当前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哪些问题?(请列举三例)这些民生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4)摘要三中政府“有权不可任性”,听起来幽默诙谐,却隐含着深刻的涵义。政府的权力来自哪里?政府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有权不可任性呢?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除了政府部门“有权不可任性”外,全国人大、司法机关、公民个人分别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2014年岁末,“汉语盘点2014”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法治可以建立规范秩序.使政治生活透明理性,人民真正站在政治舞台的中央:法治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在各方竞逐的市场领域维护公平的规则;法治替代了廷绵千年的人治传筑,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可能:法治可以规范、惩治恶性行为,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佳稳定器。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的意义。
                                                          
材料二: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首个国家宪法日,彰显了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竖定决心。为此,青岛市孝育局决定将12月作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月”,要求各学校组织开展宪法学习活动,以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2)身为青少年,你将如何维护宪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打虎拍蝇》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2分)
(2)漫画中的举措体现了我国在落实哪一项基本方略?
(3)漫画体现了这一基本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1)谈一谈: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材料二:2014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其中被处理副部级以上官员32人。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大老虎”的落马,以及部分地方“塌方式腐败”、“小官巨腐”等屡被提及,凸显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习近平同时指出,反腐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2)议一议:为营造良好的党风,在发现贪污贿赂行为时,我们公民应积极行使什么权利?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有哪些注意的问题?
材料三: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3月24日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特别强调“法官检察官要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3)辩一辩:小明认为,只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就可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首个国家宪法日纪念活动上作出重要指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材料二: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关于宪法的民意调查显示,13.3%的受访者表示知道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8.8%的受访者表示完整读过我国现行宪法文本;12.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坚持依法治国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将材料二中的相关数据制作一个表格。针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谈谈我们应有的做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材料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一决定,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的治国方略是什么?其中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2)如何理解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
(3)简单叙述材料中划线部分之间的联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霸拔钉,清障护航,,专项活动目前正在浙江农村广泛开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村主任王某在任职期间,侵占集体财产100万元,私吞国家挟贫资金60万元,操纵村委会选举,组织黑社会打击报复竞选对手。经群众举报被立案侦查,后被刑事拘留。
材料二:王某被刑拘后,部分冲动的村民到法院门前聚众闹事,要求从严从重从快惩处。为此,法院院长呼吁:村民有权不可任性;国家惩治腐败会依据事实、遵循法律有序进行,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村主任王某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
(2)请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解读材料二中法院院长的"呼吁"。
(3)联系材料信息,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法治国家的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落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公信力”。对于如何以法治建设的新成效,加快推动发展环境升级,县委书记薛强有着深刻的认识。近年来,龙南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设立了村(社区)“百姓法律之家”,聘请基层派出所民警兼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加强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
材料二:让反腐无“法外之地”:反腐法治化与国家法治化的路径基本一致。国家的法治化,即国家权力全部纳入法治轨道,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长期看,要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制度限制,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也不愿意去腐败。在不久的将来,涉及这些问题的领导干部,或许受到的不仅是党内处分,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
(1)薛书记为什么强调“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落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公信力。”?
(2)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世纪以来,某市逐渐形成了以“宜居、阳光、诚信、人文、幸福为统揽的发展格局。这完全符合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具有一定前瞻挂,对推进该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为建设该市出力加油!

 
意 义
具体政策、措施或做法
宜居
是关乎人民福祉和宿迁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等。
阳光
有助于反腐倡廉、维护公平正义、提高政府运行效率等。
(1)坚定实施________基本方略;
(2)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保证市民依法行使________权。
诚信的意义(写出2点,2分) (3)________________
人文
有利于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文化底蕴,全面优化社会秩序。
(4)集中整治城乡脏乱差,如________ 等问题;
(5)重点治理________ 等交通违规违法行为。(各列举1项,2分)
幸福
关注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6)________ (列举2项,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点追踪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召开的中央全会。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2014年11月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征求意见。《反家庭暴力法》将在2015年8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
(1)【时事链接】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最根本的保证各是什么?
(2)【知识回归】材料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3)【问题探究】作为我国首部综合性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将从整体上构建我国反家暴的组织机构、预防机制和处置措施。据此,有同学认为:“只要有了这部综合性反家暴法,我国的家庭暴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他的观点进行评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材料二:《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强调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向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建设法治国家为什么离不开党的领导?(至少两方面,4分)
(2)请你说说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3)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青少年应怎样树立法治信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