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1)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的哪一点?
(2)《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为什么?
材料一:我国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载入宪法。
材料二:我国的其他法律在开头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我国1982年宪法是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拟定的。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通过对问题(1)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问题(2)的结论,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是什么?
2011年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确立十周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
(1)“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确立法制宣传日,说明我国实施( )基本方略。
(2)开展法制宣传,为什么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写出一点理由即可)
(3)实行(1)的基本方略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应该怎样做?
吴栋今年14岁,是我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在他的成长记录袋中,有下面三个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一:初一上学期,有段时间我时常旷课去网吧玩网络游戏。多亏上初二的朱芸同学对我进行耐心教育,我才远离了网吧,远离了网络游戏。我真该谢谢她。
(1)假如你是朱芸,你将如何劝说吴栋远离网络游戏?
成长记录二:今天是我国第六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校团委、学生会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家园”演讲比赛,我作的题为《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的演讲获一等奖。
(2)请你合理推测吴栋在演讲中可能会选用哪些法律知识?
材料一 2011年12月4日是第11个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中共中央以此为契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法制精神。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根据材料,请你谈谈宪法的地位?
(2)从宪法和普通法的关系来看,材料二中社会保险法与宪法有何关系?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树立宪法意识?
材料一: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宪法修正案,以赞成2863票,反对票10,弃权17票的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修改后的宪法把县以上省以下的人大代表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根据这一决定地方性法律也作了相应的修改,即也把原来的3年改为5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宪法修改的程序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中地方性法律为什么要作相应的修改?
(3)宪法修正案公布施行后,某校八年级(1)班组织了“我与宪法”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级同学,请你拟一份演讲提纲。
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3分)
(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分)
(3)对照问题(2)的答案,谈谈它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3分)
201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决定以此为契机,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重点是学习和宣传宪法知识。现在请你共同参与该活动方案的设计。
标语宣传
(1)请你为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知识宣传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知识竞赛
(3)①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出谋划策
(4)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你觉得还可以采取那些形式?(至少两种。2分)
活动反思
(5)参与这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你觉得会有哪些收获?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2001年第一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以现行宪法实施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9分)
(2)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树立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6分)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多次法制宣传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宪法权威。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
2011年6月21日正式公布的《中国法制建设年度报告(2010)》称,截止2010年底,我国立法机关通过现行宪法,制定了现行有效法律236间,行政法规690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以法律为主干,涵盖宪法和宪法相关法、民法、刑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内部科学、和谐、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1)“内部科学、和谐、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法略哪一个要求?
(2)依法治国的核心和根本依据是什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
中央电视台联合央视国际和新浪网发起的“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活动结果表明,最缺乏公德的十种行为依次是:向窗外扔污物;上公共汽车不排队,一拥而上;在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上乱写乱刻;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不清理;行人翻越栏杆、随意穿行马路;下雨天开车溅湿行人;公交车上,年轻人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传播垃圾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看电影、演出时,大声说话或喧哗,到处起动;街上乱吐口香糖。据此,某校开展以“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和培养文明行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有人认为“只要通过重罚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陋习”。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3分)
(2)学校开展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形式?(3分)
(3)请你列举校园内存在的两种“不和谐”现象,并简要分析校园“不和谐”现象的危害性及其产生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