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延伸
长童话的森林
彭学军
我们读过的许多美丽的童话都发生在森林里,像《白雪公主》《小红帽》。郁郁苍苍的大森林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也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可是,也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到童话里去找森林了,因为森林正以令人揪心的速度在减少。
很久很久——大约是一万年以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飞速减少,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而我国的森林在十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森林的消失意味着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还有土地沙漠化的加速。土地没有了森林的保护,就如打开了魔鬼的匣子,灾难会接踵而至:风沙、干旱、洪涝、风暴……这都是被破坏的大自然为我们讲述的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
保护大自然,爱护森林,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张纸。我国每年造纸消耗木材一千万立方米,这要砍伐多少树木啊;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的时候,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你心意的表达会找到更为别致的方式;也许我们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并不起眼的一双筷子积少成多,要毁掉多少森林哪;春暖花开的时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到山坡上栽下几株小树,每年如此,让小树和我们一起长大,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时候,你再静静地倾听,你会听到怎样一个娓娓动听的童话呢?
(1)森林消失意味着 和 。
(2)下面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大约是一万年以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 ( )
②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 ( )
③我国的森林在十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 )
(3)保护大自然,爱护森林,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达标训练
我们把这位可敬的老人推荐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请你替他填一份简历。
姓名 |
|
性别 |
|
年龄 |
|
|
住址 |
|
|||||
主要外貌特征 |
|
|||||
生活习惯 |
|
|||||
主要感人事迹 |
|
|||||
默读课文,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展开想象赏读,感受奇迹。
(1)浏览课文,说一说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2)感悟环境之恶劣。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沙吹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从带点的两个词语中,体会到
请用自己的话把县志记载的意思写下来。
这段话主要写了
课 外 提 优
乐 山 大 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这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它修凿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汇合处的凌云山临江山岩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4米,耳长6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100多人。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乐山大佛从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一锤地凿,一刀一刀地刻,整整花了90年的时间(公元713年至803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然身形完好,安详端坐。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乐山大佛。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而今,它已同我国其他28处景观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举世闻名的自然文化遗产。现在每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登上凌云山峰,无不赞叹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坐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举世闻名--( ) 举世无双--( )
络绎不绝--( ) 气魄雄伟——( )
(2)从文中第3自然段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山大佛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哪些描写可看出来?请用” ”画出。
(4)文中列举了很多数字,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思考使用这些数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请简单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文 在 线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指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修筑( ) 瞭望( ) 屯兵( )
(2)找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联想的句子,并概括这句话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填空。
(①)读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动词表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读第②句“_________”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数的感慨;“_____________”突出了长城之长,与文章开头的内容相呼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这一段长城的?分别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关长城的故事,你知道吗?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长城远眺
建国三十周年纪念日来临的前几天,我们又有机会到八达岭登一次长城。大概是因为长城常常被用来作为中国的象征的缘故吧,在这样的日子里登临它,便更觉得意味深长。经过一番努力,攀登高处,走上城楼,迎着呼呼的大风,纵望莽莽的群岭,长城蜿蜒在山脊之上,犹如一条探首天际的巨龙。它仿佛有生命,正在腾飞似的,雄伟而又潇洒,庄严而又矫健。远望长城内外,林木耸翠,紫烟笼罩。长城脚下的广场,许多汽车好像甲壳虫一样聚集在一起。而长城的城道上,中外旅游人群又仿佛在赶集似的,形成一股人的巨流,它涌动着,奔腾着,不断掀起“人的浪花”。那秀丽景象,的确是饶有奇趣和令人遐(xiá)想的,望着望着,我竟有了这样的一个幻觉,仿佛这无边无际的苍茫大地之上,出现了三条巨龙,一条是群山的巨龙,一条是长城的巨龙,一条是人流的巨龙。龙叠着龙,蜿蜒于荒野上。群山,那是人还未开化之时就存在了;长城,那是两千年前就出现了的;人流,却是生活于当世的活跃的生命。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正在为建设空前伟大的新中国和无比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
(3)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作者的________,联系短文判断它的含义是:
①歌颂了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人们,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巨龙不断腾飞的美好祝愿。( )
②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自己有机会登临长城的喜悦和自豪。( )
课内语段阅读。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短文中“自然”的意思是( )
①表示理所当然。课文中指登上长城之后,必须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课文中指登上长城之后,情不自禁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反复品味,体会情感、语气。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①劳动人民修筑长城不容易,饱含敬意的语气。( )
②劳动人民能修筑这样的长城,感到疑惑和惊讶的语气。( )
(3)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______的作用。这句话中的四个动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______________,是用______________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 着方砖,十分__________,像很宽的马路,__________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 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______________,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
(1)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并按原文填空。
(2)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长城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中“不过”的意思是( )
①不到,仅仅。说明长城离北京很近。 ②只是。说明长城离北京得有一百多里。
课外阅读
紫荆花
①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
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
趣啊!
②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③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衬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平整,有的卷曲,形态各异。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沿着紫红的花茎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朵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④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抖着,随风飘舞着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
⑤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⑥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⑦望着这一切,我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竞相怒放: 。
别具一格: 。
(2)这篇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紫荆花的外形?请你简单概括。
(3)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文中画“ ”句子中,“未来”指的是: 。
“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这句话中用第 人称,这样写的作用是 。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抄写下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比喻句: 。
表达效果:
(5)你觉得本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请举例说明。
(6)在作者的笔下,紫荆花具有什么品质?说明理由。
阅读乐园。
(一)课内阅读,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1)“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
①联系课文,说说“我”“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轻轻荡漾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不断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①一连串比喻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 “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断断续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
(文中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 )比作了( )。
(4)用“——”画出文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你也能写一个拟人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6)你能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
课内阅读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suǒxiàngpīmi) 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它 们(shéntàiɡèyì) :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xiāo,xiào) 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 (chéng,shèng) 的宏伟气势,形象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爱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根据拼音将词语写在横线上。
用 ﹋ 符号划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是 。(2+2=4分)
(4)在第二自然段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在首尾两个自然段中找出相互呼应的两个词语 :(2分)
,
(6)你来为秦兵马俑写一则广告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