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语文基础知识
拼音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拼音拼写规则
声调与标调
字母(表)
隔音符号
汉字
偏旁部首
间架结构
基本笔画
笔顺规则
写字姿势
写字规范
查字典
错别字
易读错的汉字
汉字读音
看拼音写汉字
汉字临摹
汉字的字体演变和造字方法
猜字谜
形近字
同音字
多义字
形声字
象形字
独体字
合体字
会意字
词语
词性
词的感情色彩
成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多义词
词语结构
词语的归类或排列
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组词
造句
选字词填空
词语搭配
词语的仿写
关联词
多音字词组
量词
易混词
语气词
“的、地、得”的使用
看图写词语
网络用语
补全词语
句子
句子的构成
句子的关系
连词成句
改写句子
补充句子
句子排序
句子仿写
句式与句式转换
扩句和缩句
修改病句
句义
标点符号
修辞
谚语、俗语及惯用语
歇后语
谜语
对联
名言警句
对子歌
朗读
文学常识
节气
十二生肖
重要节假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年代
中国的组成
童话及神话故事
邮票
市花
名家名画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
名著
中国戏曲
课文识记
诗歌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背诵
课文理解
课外知识积累与搜集
课文名句积累
课外阅读
语言表达及应用
口语交际与实践
看图说话
使用礼貌语言
劝告
辩论
采访
广告
言外之意
口语交际
实践作业
宣传标语
阅读鉴赏
语段阅读
语段阅读
听力与听写
诗歌鉴赏
诗歌翻译
诗的抒情方式
诗歌写作手法
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的思想情感
诗歌意境鉴赏
爱国诗
亲情诗
友情诗
送别诗
咏志诗
思乡怀人诗
写景咏物诗
借物喻人诗
边塞风光诗
其它类别诗歌
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
文化及文学常识
文言断句
文言文字句的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古今异义
通假字
常见的语气词
字词翻译
写作特点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小说
散文
童话、寓言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找文章关键句子或段落
划分段落层次
划分文章段落
概括段意或层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给文章加标题
体会文章主题
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表达顺序
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文章的表达方法
人物描写
自然段
找中心句
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文章结构
说明方法
作文
写话
看图写话
想象写话
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
应用文
请假条
借条、收条
领条
日记
周记
留言条
通知
启事
书信
读后感
观后感
表扬稿
感谢信
建议书
板报稿
会议记录
新闻
发言稿
演讲稿
广播稿
申请书
倡议书
调查报告
解说词
大作文
记叙文(叙事)
记叙文(叙人)
记叙文(状物)
记叙文(写景)
扩写作文
续写作文
改写作文
缩写作文
看图作文
童话作文
想象作文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弗:

(2)我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去:

(3)多知乎?
孰:汝: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文言文两则练习卷1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伯牙和子期为什么能成为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音”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8.1伯牙绝弦练习卷4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8.1伯牙绝弦练习卷1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课文传真机。
(1) 由于《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把“知音”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内容。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8.1伯牙绝弦练习卷1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尔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这句话中的“陷”的意思是;“俄尔”的意思是,和它词义相近的词语有等。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一个成语,你觉得他的话的问题是:
(2) 《巨人的花园》中巨人从,花园也随着他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读了这个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来源:2014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1、8.2古文两篇、巨人的花园练习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所填句子的意思。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①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②。叶公见之,③。是叶公④



来源:2013—2014学年五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回味古诗,完成填空。
《竹石》这首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采用了()的修辞方法,()一句则充满了对艰难环境的轻蔑与嘲弄。

来源:2013-2014学年度语文学科六年级阅读测试卷(三)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幽兰》这首诗中“求者遍山隅”与前面的“本自无人识”形成强烈对比,赞扬了兰花那种:

来源:2013-2014学年度语文学科六年级阅读测试卷(三)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品味坊。
绝 句
杜甫
迟曰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作者写的是季的景色,诗中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2.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句诗作者采用了的写作方法来写;这句诗的意思是:

来源:2013-2014学年度语文学科六年级阅读测试卷(四)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竹 石(5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释字义。(2分)
(1)任()尔()
(2)“咬定”这是 手法。(1分)
(3)这首诗着力表现竹子的品质。(1分)
(4)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的风骨。(1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