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语文基础知识
拼音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拼音拼写规则
声调与标调
字母(表)
隔音符号
汉字
偏旁部首
间架结构
基本笔画
笔顺规则
写字姿势
写字规范
查字典
错别字
易读错的汉字
汉字读音
看拼音写汉字
汉字临摹
汉字的字体演变和造字方法
猜字谜
形近字
同音字
多义字
形声字
象形字
独体字
合体字
会意字
词语
词性
词的感情色彩
成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多义词
词语结构
词语的归类或排列
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组词
造句
选字词填空
词语搭配
词语的仿写
关联词
多音字词组
量词
易混词
语气词
“的、地、得”的使用
看图写词语
网络用语
补全词语
句子
句子的构成
句子的关系
连词成句
改写句子
补充句子
句子排序
句子仿写
句式与句式转换
扩句和缩句
修改病句
句义
标点符号
修辞
谚语、俗语及惯用语
歇后语
谜语
对联
名言警句
对子歌
朗读
文学常识
节气
十二生肖
重要节假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年代
中国的组成
童话及神话故事
邮票
市花
名家名画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
名著
中国戏曲
课文识记
诗歌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背诵
课文理解
课外知识积累与搜集
课文名句积累
课外阅读
语言表达及应用
口语交际与实践
看图说话
使用礼貌语言
劝告
辩论
采访
广告
言外之意
口语交际
实践作业
宣传标语
阅读鉴赏
语段阅读
语段阅读
听力与听写
诗歌鉴赏
诗歌翻译
诗的抒情方式
诗歌写作手法
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的思想情感
诗歌意境鉴赏
爱国诗
亲情诗
友情诗
送别诗
咏志诗
思乡怀人诗
写景咏物诗
借物喻人诗
边塞风光诗
其它类别诗歌
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
文化及文学常识
文言断句
文言文字句的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古今异义
通假字
常见的语气词
字词翻译
写作特点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小说
散文
童话、寓言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找文章关键句子或段落
划分段落层次
划分文章段落
概括段意或层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给文章加标题
体会文章主题
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表达顺序
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文章的表达方法
人物描写
自然段
找中心句
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文章结构
说明方法
作文
写话
看图写话
想象写话
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写话
应用文
请假条
借条、收条
领条
日记
周记
留言条
通知
启事
书信
读后感
观后感
表扬稿
感谢信
建议书
板报稿
会议记录
新闻
发言稿
演讲稿
广播稿
申请书
倡议书
调查报告
解说词
大作文
记叙文(叙事)
记叙文(叙人)
记叙文(状物)
记叙文(写景)
扩写作文
续写作文
改写作文
缩写作文
看图作文
童话作文
想象作文

课文精彩回放。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篇短文选自《 》。_________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请将短文中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在音节下面标出)
思援弓(jiǎo zhuó)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yú yù)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
②非也()
③思援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弗若与?()
根据下面的意思,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只听弈秋讲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的意图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来源:2015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滥竽充数》是一篇,讲了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我们学过的成语故事还有

来源:2014年上学期A版语文五年级期末测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学弈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二人弈,其一人_____,b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思弓缴而射之。虽与之学,__________。为是__________?曰:非然也。
⑴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⑵《学奕》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_家。《孟子》
记录了孟子的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⑶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诲();之();援( );俱( )
⑷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重点题型训练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课文回放。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1)读一读,说说你怎么理解画线句子。

(2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来源:2014年S版五年级上册5.1孔子5.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5.3黄帝练习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宋人有其苗之不长而 之者,芒芒然归,其人曰:“今日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而往视之,苗则矣。
解释划线的词语。
悯: 揠:
芒芒然: 谓:
病: 趋:
槁: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译文:
②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
此篇文章蕴含什么样的道理?

来源:2015年教科版六年级下语文16.古代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借古喻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剑自舟中坠于水()
②是剑之所从坠()
③遽契其舟,()
④求剑若此()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来源:2014年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读下面文言文,先填空回答,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一个句。这句话的意思是

来源:2015年浙江省余姚市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司马光救友

光生七岁,与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儿得活。
(1)按原文填空,并对所填内容做出解释。

(2)朋友落水后,其他人与司马光的行为有什么不同?请你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你会用

来源:2014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1、8.2古文两篇、巨人的花园练习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川各样的人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有一次,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的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子夏又问:“那么,子贡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子贡嘛,挺聪明的,我不及他。”子夏接着问:“那么子路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路的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子夏再问:“那么子张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张严谨庄重,我不及他。”
子夏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老师说的话真叫人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谦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去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先师”。
在短文中,你能找出孔子之所以受到尊重的原因吗?请写在下面。

动动脑筋,说说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

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孔子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孔子学习呢?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来源:2015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乃,终身不复鼓。(节选自《伯牙绝弦》)
(1)根据原文填空。
(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赞叹 B、擅长、善于
“善鼓琴”中的“善”是()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之义。
(3)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的场景呢?仿写句子。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钟子期曰: “善哉,!”
(5)给这句话用“∕”划分节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鼓者的知音。请写出两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

来源:2015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卷(六)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qián)其(huì)。鹬(yuē):“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解释加点的词

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解释下面语句。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25.鹬蚌相争同步练习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管宁、华歆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去之。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划线的词语。
共:
锄菜:
不异:
捉:
掷:
尝:
乘轩冕:
废书: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管宁、华歆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去之。
译文:
②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译文:
管宁为什么与华歆割席断交?

来源:2015年教科版六年级下语文22.世说新语同步练习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yǐ);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bǐ)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曰(yuē):“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shì)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yān)。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zāi)?
本文作者彭端淑,字 ,四川丹棱人,生而颖异,十岁能文。清雍正十一年进士,曾任吏部郎中等职,乾隆十二年到广东做道元,后在锦江书院讲学,著有《 》。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学:
(2)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学:
(3)蜀之(bǐ)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鄙:
(4)子何而往?
恃:
根据文章的意思,思考下面的问题。
(1)文题是“为学”,文章为什么从天下事说起?

(2)文中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气各有什么不同?各表现了富和尚什么态度?

(3)“吾一瓶一钵足矣”其中两个“一”和一个“足”说明了什么?

(4)“富和尚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

(5)学了本文之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来源:2015年教科版六年级下语文13.为学同步练习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阅读《学弈①》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弈秋②,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③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注释】
①弈:下棋。
②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③鸿鹄:天鹅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使弈秋二人弈:教诲
B.惟弈秋为听:只
C.思弓缴而射之:援助
D.虽与之学:一起

翻译: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来源:2015年北京版五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读下面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祁(qí)黄羊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于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大王问我谁可以担此重担,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悼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信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一)用“___”画出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下毛病(lào luò)统(suài shuài)
(二)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推选,选举;④举人的简称;⑤提出;⑥全;⑦兴起;⑧抬起。
(1)外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   )
(2)文天祥兵抗元,各地百姓纷纷响应。  (   )
(3)这是一座世闻名的古代建筑。     (   )
(4)在这次运动会重比赛中他一举夺魁。  (   )
(5)你个例子具体说一说吧。       (   )
(6)在这里,小胡目无亲,他感到很孤单。 (   )
(三)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替代(   )  担当(   )   慎重(   )
(四)下列每组两个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解狐是杀你父亲的仇人。    (   )
(2)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事关国家安危,我怎能不慎重呢?(   )
(3)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谁说这个重任非祁午莫属呢?  (   )
(五)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祁黄羊两次举荐,第一次举荐,悼公感到意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举荐,悼公感到意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悼公感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以公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卷(八)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难

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