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
(1)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2)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
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大风把小树刮得东倒西歪。 ( )
(2)小树被大风刮得东倒西歪。 ( )
(3)大风刮得小树东倒西歪。 ( )
(4)小树把大风刮得东倒西歪。 ( )
(5)我们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 )
在下面正确的说法后面括号里打“√”。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 )
(2)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 )
(3)“惊奇”和“好奇”的意思一样。 ( )
(4)“中外游客”是指外国游客。 ( )
小法官巧断案。
1这篇课文由两封书信组成。 ( )
2山和海都希望能和对方成为好朋友。 ( )
3本文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 )
在你认为对的句子后的括号里打上“√”。
“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
(1)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 )
(2)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
(3)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 )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 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①《有的人》歌颂的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全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 )
②“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里的“野草”指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野草》( )
③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有的人》属抒情诗。(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
C.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 。 |
D.说明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 |
读一读,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1)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 )
(2)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 )
(3)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一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 )
(4)雨来和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儿,在河里钻上钻下。 (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 “×” 。
(1)“谁会说詹天佑不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和“谁都会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 )
(2)“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 )
(3)《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构成全文。( )
(4)“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错误的。( )
火眼金睛。(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打“×” )
(1)今天秋游,我们班同学差不多全参加了。 ( )
(2)卷尺和画卷的“卷”读音相同。 ( )
(3)“黄” 和“获”查字典都查“艹”。 ( )
(4)“森”和“染”的部首相同。 ( )
(5)“雁”字一共有十二画。 ( )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是比喻句。 ( )
(2)贝多芬是德国人。 ( )
(3)贝多芬一进茅屋就为兄妹俩弹奏了一曲《月光曲》。 ( )
下面哪几句话与例句的意思相同?在括号里打“√”。
例句:我们都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1)没有一个人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 )
(2)我们不会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 )
(3)造福于人类的绿叶,我们都爱它。 ( )
(4)我们怎么会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呢? ( )
(5)没有一个人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 )
(6)谁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 )
下面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同吗?在意思相同的句子后打上“√”。
(1)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是日本的小泽征尔。 ( )
(2) 明明的生日是1990年4月1日。
1990年4月1日是明明的生日。( )
(3) 红红是三年级二班的学生。
三年级二班的学生是红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