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中的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1)一(3)题。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

A.出生率上升 B.出生率下降 C.死亡率上升 D.死亡率下降
来源:易错题解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5—1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表。据此回答15~16题。
表5—1

年份
总人口/万人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
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家庭户规模/人
1990
6705.61
6.79
21.24
3.66
2000
7438.01
8.76
41.49
3.23

15.从表5—1中可以看出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16.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来源:2008年河池市二高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表。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36
10

10
11

下列国家中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甲相符的国家是:
A 芬兰           B 南非          C 新西兰           D 朝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类国家人口大量迁往乙类国家,其主要原因与下图最为相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4.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05年1月6日,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总人口达到13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227万人。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599万人,出生率为12.41‰;死亡人口825万人,死亡率为6.40‰;全年净增人口77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01‰。65岁及以上的老人9692,占总人口的7.50%;2004年
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593万人,出生率为12.29‰;死亡人口832万人,死亡率为6.42‰;全年净增人口76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87‰,比上年下降0.14个千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人9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6%。
——摘自《2003和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材料二
湖北省03和04年人口信息(部分)统计表

年份
出生人数
死亡人数
自然增长率
年末总人口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
2003
49.5万
35.6万
2.32‰
6001.7万
7%
2004
50.6万
36.2万
P
6016.1万
7.2%

                                ——《湖北省2003年和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应属于
A.“传统型”     B.“原始型”      C.“现代型”     D.“过渡型”
(2)2004年湖北省人口的自然增长率P为
A.2.3‰         B.2.4‰           C.2.5‰         D.2.6‰
(3)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目前人口再生产和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有:
(4)2004年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增加了0.0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是某个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乙图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4-16问题:

 
14.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该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典型的(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5.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D.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16.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能够与该国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县2005年—2008年总人口增长变动情况统计表,回答1~2题。

年度
年初人口
当年出生人数
当年死亡人数
2005年
1560454
12825
7707
2006年
1591102
13102
7832
2007年
1592102
13348
7156
2008年
1618418
18255
7352

1.2007年,该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A.3.25‰   B.3.31‰    C.3.86‰   D.4.89‰
2.2006年该县人口的机械增长为:
A.迁入5270人             B.迁出5270人
C.迁入4270人             D.迁出4270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以下问题。

 
1982
1990
2000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 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 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2.该城市是(

A. 南京 B. 深圳 C. 西安 D. 沈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校高三(13)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图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1~3题。

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Ⅲ
B.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Ⅳ—Ⅲ—Ⅱ—Ⅰ的过程
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
D.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图中与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相吻合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进行过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的年龄构成如下图。根据人口增长的惯性和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判断下列人口年龄构成图的时间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1953年、1990年、1982年、1964年、2000年
B.1964年、1982年、1990年、1953年、2000年
C.1953年、1982年、1990年、1964年、2000年
D.1964年、1990年、1982年、1953年、2000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就业压力最大的是丁国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丙国
C.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的是甲国 D.近几年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是乙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表内容判断,有关甲、乙两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年龄组计算死亡率,甲国皆小于乙国
B.就一个国家总人口死亡率而言,甲国小于乙国
C.乙国这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大多数属于过渡型
D.甲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来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A. 饮用水质量好 B.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 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 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1、图2回答下面两题。
blob.png

1.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人口素质下降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加大 D. 劳动力成本下降

2.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人口增长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2.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处于第三阶段,其特征是
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B.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儿童比例小,劳动力不足       D.人口年龄结构失衡,性别比例失调

来源:2009年徐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地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阅读分析下述材料,完成23-24题。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 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 0.8℃。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 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 l℃。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23.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A.500m       B.1000m       C.1500m       D.2000m
24.计算出在爬山过程中同一海拔高度 A、B 两地的气温分别是:
A.22℃    24℃            B.22℃    28℃ 
C.23℃    28℃            D.23℃    2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