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下列各小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城镇比重增大幅度最大
D.河流流量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各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A.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
B.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里海东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B.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土地
D.处于大高加索山脉的雨影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屿,也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与崇明岛前景发展目标不相符的功能定位是

A.生态人居岛 B.钢铁都市岛
C.休闲度假岛 D.绿色食品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

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1年5月1日中央气象报发表一篇题目为: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沙尘暴袭击北方地区的文章:今年1至4月,我国沙尘天气过程是2000年以来最少的。根据历史数据显示,我国常年1至4月的沙尘天气过程平均有11.5次,但今年只有6次。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最频繁的时间是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属于沙尘暴高发期。沙尘天气分为四个等级,即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
材料二 4月28日~30日我国沙尘暴分布图。

(1)简述这次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据图分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简要分析此次沙尘天气的形成原因。
(3)分析减少我国沙尘暴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 B.GPS C.GIS D.GPRS

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扩大灌区面积 B.全球气候变暖
C.完善排灌系统 D.降低地下水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针对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做法是(     )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营造速生薪炭林
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地区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10人,结合图示信息推断该地最适宜大规模发展( )

A.谷物种植 B.乳畜业
C.花卉园艺 D.糖料作物种植

乙地区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沙尘暴 D.洪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8个市(区)的80多个县(市)。土地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1.5亿人。
材料二:2000年以来河北省钢材产量增长图及钢铁企业产能趋势图。

材料三:2013年石家庄PM2.5指数年内变化图。

(1)简述京津冀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简述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3)分析石家庄空气中PM2.5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4)2014年11月北京APEC峰会期间,为防止大气污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APEC蓝”。简述保持“APEC蓝”需做哪些工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贵州省某流域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与坡度、坡向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位于

A.坡度5°,坡向西北坡 B.坡度15°,坡向南坡
C.坡度40°,坡向西南坡 D.坡度50°,坡向东南坡

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毁林开荒 B.城市建设
C.修筑公路 D.旅游开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描述美国的地形特点。(6分)
(2)美国中部气温的年较差大,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
(3)结合人口分布图,描述美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说明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8分)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水果之一,其种植要求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喜光、喜暖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4)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的重要葡萄产区,结合材料分析该州葡萄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