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是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该类型企业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政策和市场 B.原料和交通
C.劳动力与燃料 D.燃料和原料

该企业类型可能是(    )

A.粗铜冶炼工业 B.啤酒工业
C.电子装配工业 D.家具制造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39%,下图是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西电东送是把西部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主要分布在(    )

A.b B.d
C.C D.a

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有(    )

A.a、b B.a、C
C.a、e D.b、e

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这是因为(    )

A.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和使用量减少
B.使东部电价升高,其他能源消耗增多
C.使东部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D.使东部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城市分别是(    )

A.兰州、上海 B.靖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A.缓解能源紧缺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除污 D.保证能源安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1为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
素分别是(    )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 B.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
C.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动力 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原料

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
C.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 D.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山脉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将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线通水,届时将有效缓解湟水干流地区当前的“水荒”问题。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湟水干流地区出现“水荒”,主要是由于

A.位于西北内陆,降水量少
B.全球变暖,冰川融水补给减少
C.人口和产业集中,需水量大
D.青海湖水位下降,湟水补给青海湖

大通河成为“引大济湟”水源地,主要是因为该河
①年径流量较大②流域降雨丰富
③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④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为(   )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促使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4月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河北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支撑项目—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在沧州正式开工。为了防止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阅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
(3)北京正“腾笼换鸟”,构筑“高精尖”产业体系,原有的一些传统产业正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曹妃甸区承接北京重化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4)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皖江城市带地理位置与范围略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情况(下表)。

时间
主要产业
20世纪70年代
传统手工业
20世纪80年代
轻纺工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家用电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化学工业
21世纪
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设备制造

(1)皖江城市带中,提供服务种类最多的城市是    ,其成为该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2)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是    ,该演变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3)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经济地带(   )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 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的(   )

A.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回答问题
继C线之后,中国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右开始D线工程,气源位于土库曼斯坦,途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中国,管道全长1000公里,其中塔方境内长约410公里,在国境各国中最长,预计2016年建成通气。该管道是世界上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它将与已经建成的连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A、B、C线一道,形成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网,输气能力将从每年550亿立方米提升到850以立方米,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输气系统。
(1)说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点的气候特点。
(2)在中国—中亚天然气D线穿越巍峨险峻的帕米尔高原等地区,简述工程建设中,主要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3)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工程对中国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陆上风能密度分布图。

(1)材料一图中甲地风能密度大于乙地,其原因是

A.甲地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
B.甲地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
C.乙地面对的海域开阔风力强大
D.乙地受山脉阻挡作用风力较小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上图中甲地区建有“萩芦风电场”,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如上右图所示)。
材料四 近些年来,继甲、乙地区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甲所在省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2)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甲地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材料二图中甲地海岸带(海陆交接地带)除风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4)说出材料二图中甲区域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可以推断,该地区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o~T1年吸引的企业类型最多
C.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D.T1~T2年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剩余劳动力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