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青藏高原粮食种植业选择在河谷低地,是因为(    )

A.汉族人口聚居,方便消费 B.人口少,粮食商品率高
C.气候暖湿,土层深厚 D.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秦岭南北两侧农业不同的重要原因是(    )

A.政策不同 B.自然条件不同
C.人们生产习惯不同 D.市场条件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洲的水稻种植叶有单季稻、双季稻和三季稻之分,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差异 B.降水条件的差异
C.地形地势的差异 D.土壤条件的差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郊外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
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薯
市场价格(元/千克)
30
20
12
6
生产成本(元/千克)
15
12
6
2
运费(元/千克)
3.0
2.0
0.5
0.2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根据表中资料判断,该城市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闽南三角地带 D.河西走廊

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地区最适宜经营的农作物是(    )

A.花卉、甘薯 B.蔬菜、水稻
C.花卉、水稻 D.花卉、蔬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右图,完成9~12题。

甲、乙两岛的共同点是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D.西侧都有暖流经过

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跨热量带较多 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③东西降水差异大 ④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乙岛发展成为所在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C.政府的优惠政策 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甲岛大量生产笔记本电脑,这种工业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来源:高三寒假训练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0~11题。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
B.干湿季分明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
来源:高三寒假训练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3题。

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来源:高三寒假训练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

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
B.地形
C.气候
D.市场

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
来源:高三寒假训练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材料二:在农业部制订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中优势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三:1990年和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

下列优势农产品与其优势产区域搭配合理的有           

A.春小麦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 B.水稻优势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
C.棉花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和南疆盆地 D.油菜优势产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E.甘蔗优势产区——桂中南、滇西南、皖南 F.甜菜优势产区——松嫩平原、山东半岛
2004年与1990年比较,种植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畜牧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今后还将大力发展畜牧业,试分析主要原因。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要因地制宜。下面是昆明市周围的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

①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有哪些?
②同样的自然条件,但呈贡县与罗平县却由于农业发展的差异而贫富悬殊,试分析其产生的地理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春小麦 B.早稻   C.晚稻 D.冬小麦

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光照

在K省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来源:农业,气象灾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