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以下哪一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
A.促进了牛耕技术的推广 | B.推动了水利的兴修 |
C.出现了著名的冶铁中心 | 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出现 |
水力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灌溉工具革新极大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下列有关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曹魏时期的翻车 | B.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
C.汉朝的漕渠 | D.唐朝的风力水车 |
“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活动,见下图。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冷》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活动,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
C.牛妨碍了农业生产 |
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的是
A.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鹿林鹤是交游。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竹幽; |
B.“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
C.“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禾苗待我灌醉。” |
D.“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意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种之意。”据此判断,中国的文化源头应始于( )
A.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 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
C.进入青铜时代的商朝 | D.封邦建国体制建立后的西周 |
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汉朝时中国农业开始使用牛耕技术 |
B.曲辕犁在东汉已经出现 |
C.二牛一人犁耕法在当时已经较普遍 |
D.当时非常重视农业灌溉 |
明中期,供应雇工饮食的旧规是,夏、秋一日两荤两日素;春、冬一日荤三日素。清初,雇工“非酒食不能劝,比百年以前,大不同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B.“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推动 |
C.租佃关系开始兴起 | D.社会动荡,人口减少 |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千耦其耘式经营 | B.田庄式经营 |
C.自耕农式经营 | D.租佃式经营 |
黄梅戏《天仙配》的唱词中,最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特点的是:
A.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 B.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
C.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 D.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