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倡导“联合劳工”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是因为(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实业救国取得显著成效
C.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D.国民革命运动推翻军阀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而不是民主,康有为、严复、黄遵完等都提倡民权,反对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其新民说,乃是现代国家公民的意思。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
哲学家张申府认为民主政治就是一种与人为善,尽其在我,各得其所的政治。他晚年还说:“西方各国的宪法内容最初乃导源于天赋人权说,天赋人权说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可知天赋人权自为吾家旧物,遗留于海外二三百年之久,今可知游子还乡矣。彼西方既采入儒家言以建民主,吾何为不可以西方民主还之于儒家乎?”
——摘编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因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表中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土地革命的进行 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感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的解释最恰当的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史初级教科书》与《(中学校适用)新制本国史教本》目录比较表

目录A
上古史:
三皇五帝
三代纪
春秋纪
战国纪
中古史:
汉纪
新纪
后汉纪
三国纪
晋纪
十六国纪
南北朝纪
隋纪
——摘编自《国史初级教科书(卷上)》1903年版
目录B
绪言
第一编 远古史
第一章 邃古
第一节 五族之缘起
第二节 汉族之勃兴
第三节 文化之发达
第二章 唐虞
第一节 君位之禅让
第二节 苗族之征服
第三节 威权之统一
第四节 民政之注重
第三章 夏
第一节 夏禹之内治
第二节 夏初之防御
第三节 夏统之绝续
第四节 夏祚之衰亡
——摘编自《(中学校适用)新制本国史教本(第一册)》1919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
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

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其制度
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9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
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A.理学开始遭到批判 B.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C.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西两大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流泛,广绰庞繁,其中有亲和、有碰撞、更有交汇与融合。两大文化体系也在这亦抑亦蓄、共拒共融中伴随着东西方两大文化共同走向鼎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中西文化交流以“东学西传”为主。起始于西汉,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从16世纪开始,在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了数百年的“西学东渐”现象。在“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广度上都大大的超过了前一个时期。
——材料综合自李翠玉《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在此过程中,一个古老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版)》《原著中文版序》
材料三   但我看,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增进不同文化特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东方文明的复合,而将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重新整合的世纪。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东学西渐”的途径、主要特点。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西学东渐”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中西文明冲突与适应的重大事件?
(3)材料三中体现了怎样的史观?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
(4)和平与暴力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有人认为“文化交流中和平比暴力好”,也有人认为“暴力比和平来得快”。请依据所学做出评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