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    )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近几年,部分中国人把这一节日变味成了狂欢节,引起人们思考与担忧。甚至有人提议过自己的“圣诞节”:12月26日(毛泽东的生日)。
请你以所学关于毛泽东的历史知识,说明把12月26日作为中国自己的“圣诞节”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色旅游是当前旅游的热点之一。假如你想了解中共“一大”的相关史实应该去(    )

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应当是(  )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愚昧走向科学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专制走向共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继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祺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祺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6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段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摘编自好搜百科
(1)段祺瑞与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一样具有复杂的多面性,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斗争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1 1月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宣言中提出:“将生产工具——机器、工厂、土地、交通机关等——收归社会公有,社会共用。……要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此宣言

A.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革命之路
B.奠定了中共“一大”党纲的基础
C.为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奠定基础
D.明确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5月的《蔡元培复政府慰留电》中写道,“大总统、总理、教育总长钧鉴:……学生举动,逾越常规,元培当任其咎、政府果曲谅学生爱国愚诚,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维持,共图补救。”由此可见蔡元培(    )

A.否定五四运动
B.认为应该大力弘扬五四精神
C.认为学生运动虽不合法但合情
D.认为五四运动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5月11日时事新报刊登《对于国人之大警告》一文指出,南北政府中“无一可恃之人,无一非巧取豪夺,日与吾人为仇为敌,其思想,其行事,无一能与平民政治相容”。这段材料(    )

A.表达了对南京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强烈不满
B.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到了动员作用
C.体现了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
D.反映了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自然包括、甚至可以说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先行的转变,即通常所谓“启蒙”,在种种启蒙的观念转变中,最重要的当属‘国家’观念的转变。”中国真正使国家观念变化开始于(    )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6年11月,国民党在广东举行中央政治会议,正式决定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到武汉;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武汉正式办公。上述史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陈独秀通信答问的部分问题辑录,所涉内容集中于“工人教育与工作时间”、“妇女、青年、劳动问题”、“工人底时间工资问题”、”劳动专政”等。上述通信答问最有可能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新文化运动初期
C.五四运动前后 D.全民族抗战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联合国的成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