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打击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发动库尔斯克战役
C.实施“火炬”行动 D.实施西西里岛登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其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英、法争取到了备战时间 B.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被出卖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扩大了苏联与英、法间的矛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网友看了下面这幅政治漫画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英法设计,美国造桥 B.美国设计,英法造桥
C.国会设计,总统造桥 D.总统设计,国会造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
(1)从美、英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并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和《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