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                                       ——《二十二史札记》
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3)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B.对官僚地主妥协
C.准备废除科举制度 D.认为地方教育水平大有提高

(4)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日知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双方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主张和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之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和区别?

来源:王安石变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 B.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来源:2010届日照四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王安石变法的相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苗法是针对豪强兼并之家利用农民青黄不接之时放高利贷取利而制定的,法令规定以常平、广惠各仓储存的钱谷为资本,夏秋之时按户等以不等的数额贷给农户,利息在二分到三分左右,在夏秋收成后随两税缴纳。
材料二:欧阳修有一段评论:“夏粮钱于春中俵散,尤是青黄不接之时,尚有可说,秋料于五月俵散,正是蚕麦成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阙,直是放债取利耳。”可谓一针见血。青苗法在执行中问题也不少,如法令规定不许强制,实际上大多强行抑配,王安石自己都说:“抑配诚恐有之。”利息法令规定百分之二十,实际执行中往往超过,司马光为陕西路以折变散青苗钱算过一笔账,农民得青苗钱“陈色白米一石,却将来纳新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
(1)根据材料二,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来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至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                                  ——邵伯温《闻见录》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梁启超《王荆公》
请回答:
(1)王安石“尽变更祖宗法度”主要为了解决哪些社会问题?
(2)邵伯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是否正确?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3)梁启超为什么肯定王安石变法?你怎样评价其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有( ) 
①地方官强制农民借贷      ②遭到大地主的强烈反对
③利息偏高,农民负担沉重      ④触及了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中世纪的西欧在迈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在宗教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回答4—7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  )

A.政府中的贪官 B.拥护变法的人
C.反对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来源:2010高三历史选修一综合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有                                 (  )
①青苗法②免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0高三历史选修一综合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涉及到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是(  )
①管仲改革      ②王安石变法      
③商鞅变法     ④梭伦改革

A.①② B.②
C.③④ D.③
来源:2010高三历史选修一综合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免役法 D. 市易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泽子弟,瘁序不教之以六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王安石
材料二 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
材料三 下图中左图为正在假寐的考生做了一个考取状元的白日梦。右图为考场有人看守,每位考生被单独隔开。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到当时宋朝实行的选择人才的制度是   (    )

A.科举制 B.恩荫制 C.世卿世禄制 D.贡举制

(2)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左图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 反映了什么问题?
(3)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4)为了培养人才,王安石还对教育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哪些?
(5)这些措施的实施对王安石变法有何影响?
(3)说说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