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
B.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
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
D.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 |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
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的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描写的应是( )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1953 |
82.5 |
1957 |
105.0 |
1954 |
85.6 |
1958 |
141.2 |
1955 |
106.8 |
1959 |
124.7 |
1956 |
127.6 |
1960 |
133.2 |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1953 |
166.83 |
1959 |
169.68 |
1954 |
169.52 |
1960 |
143.5 |
1955 |
183.94 |
1961 |
136.50 |
1956 |
192.75 |
1962 |
154.41 |
1957 |
195.05 |
1963 |
170.00 |
1958 |
197.65 |
1964 |
187.5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1953年至1960年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1990年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六条”中苏共的领导地位时,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1991年在全联邦围内取消共产党时,也没有工人、 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说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政治路线错误,社会思想极度混乱 |
B.苏共特权滋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
C.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支持 |
D.管理体制僵化,漠视民众切身利益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旅行家笛福曾经对新兴的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有过这样的描写:“这里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黑暗,不停工作着的铁炉烟雾不断。谢菲尔德是我见过的最脏、最多烟的城市之一。由于小铁匠铺没有高高的烟囱,加上城市又有许多山坡,这样冒出的烟就直接升到街道上。因此造成人们不停地把尘埃吸入体内。人在城里待久了就必然吸进煤烟,积在肺里,受到有害的影响”。
——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材料三 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的主题就被鲜明地确定为“无污染的进步”,它象征性地开启了世博会关注“人与环保”的序幕,也标志着以展示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世界博览会进入了它的第三个发展时期,即从仅仅关注人类的福祉转向了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如何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今天,中国上海世博会,同样是以“绿色”“低碳”为目标。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0/05/17 “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
(1)概述材料一中英国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工业革命与这些社会问题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种植玉米运动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种植玉米运动产生的影响。
(3)请结合材料三世博会主题的变化说明了怎样的趋势?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于当下我国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经济调整之风。下列有关东西方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史实中表述错误的是( )
A.美国政府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英法等国一度出现了私有化浪潮 |
C.苏联的改革使经济蓬勃发展 |
D.中国逐步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
“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 “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失败原因是( )
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 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 |
C.缺乏勇于变革的精神 | 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1953 |
82.5 |
1957 |
105.0 |
1954 |
85.6 |
1958 |
141.2 |
1955 |
106.8 |
1959 |
124.7 |
1956 |
127.6 |
1960 |
133.2 |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1953 |
166.83 |
1959 |
169.68 |
1954 |
169.52 |
1960 |
143.85 |
1955 |
183.94 |
1961 |
136.50 |
1956 |
192.75 |
1962 |
154.41 |
1957 |
195.05 |
1963 |
170.00 |
1958 |
197.65 |
1964 |
187.5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年至1961年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帕尔默评价的人最有可能是
A.拿破仑 | B.俾斯麦 |
C.光绪帝 | D.戈尔巴乔夫 |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进入21世纪,为了遏制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美国的“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71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正式出版,该小说对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权更迭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学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悄悄发行。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因此之故,一旦发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岛链”战略形成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采取了哪些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产生了什么结果?
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 |
B.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C.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 |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革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尔巴乔夫( )
A.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
B.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
C.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
D.缺乏从政经验和政策,个人独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