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里的“钥匙”是指(  )

A.进化论 B.量子论
C.相对论 D.力学三大定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00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罪被烧死;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关于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而到了1662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年,巴黎成立法兰西科学院。此变化最能够说明(  )

A.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推动科学的进步
C.法国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D.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科学家曾预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不剩下。”这位科学家(    )

A.提出的理论能正确解释潮汐的成因
B.提出的理论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C.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D.论证了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顿、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
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张扬
C.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D.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笛卡尔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大师,他们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A.用实验方法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B.用数学关系式揭示自然界的关系
C.用实验的方法否定天主教的权威
D.用实验方法揭示天体运行的规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目录摘要

 ……
……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
1763—1914年   
第十章 科学革命
一 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 17世纪的新宇宙    ……    
五 生物学革命,1850—1914年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时间开始 
二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
三 工业革命:第一阶段,1770—1870年          
四 工业革命:第二阶段,1870—1914年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 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 英国革命  三 启蒙运动        四 美国革命        五 法国革命  六 民族主义   
七 自由主义        八 社会主义     ……  
……
……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第十章“17世纪的新宇宙”、“生物学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分别是什么?
(2)我们通常将启蒙运动视作思想解放运动,作者却将启蒙运动放在“政治革命”一章中论述,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3)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太漂移"实验结果证明,不论地球运动的方向同光的射向一致或相反,测出的光速都相同,地球同设想的"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该实验结果导致了:

A.经典力学体系的完善 B.量子论的诞生
C.“光电效应”被合理解释 D.相对论的创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月亮是个光滑的天体,自身会发光。……发现,月亮和我们生存的地球一样,有高峻的山脉,也有低凹的洼地……他还从月亮上亮的和暗的部分的移动,发现了月亮自身并不能发光,月亮的光是透过太阳得来的,他最有可能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找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倾时日全食的观侧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直动.份界范国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甘拟遨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遨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蚤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囚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丈化与西方丈化问越论战正酣之时。以梁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史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丈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田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推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线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 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自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 和愈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他的精神来加保佑你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 自然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并呈现正反两个方面,例如启蒙时期的机械决定论和19世纪末以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典型的偏差:都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思维方式。上述两个观点主要运用与借鉴了 

A.量子理论与进化论 B.细胞学说与原子论
C.量子理论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进化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它”指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经典力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