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郡县制与分封制主要不同在于(    )

A.郡县分两级,分封分四级
B.分封制主要在周朝实行,而郡县制开始于秦朝
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D.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分封制不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 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材料三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七国”代表什么时期?据材料指出“文武之道”丧失的表现。
(3)基于对材料三中天下“战斗不休”的思考,秦朝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族刑(指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     )

A.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D.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料记载:“周武王所封弟子同姓者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周后期被破坏的主要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仪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法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基本特点。
(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西周的“创制”指分封制、宗法制
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尚书》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并将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强调

A.政权是否合法性取决于道德观 B.君王统治必须符合上天的意志、
C.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
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