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漫画《偏靶》(作者朱慧卿)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尊重客观实际,深入调查研究
②重视群众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③提高认识水平,修正发展真理
④立足社会实践,坚持正确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洁净的空气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参与,使环境治理成为全社会参与的事业,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此,政府要营造一个助推环境保护的制度环境,可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实施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措施,企业要积极跟进,把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加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集体行动“切实增强职工的环保意识,低碳生活离不开每个人转变观念,树立环保意识,使践行环保成为一种自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治理雾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在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浪费水的现象又非常严重,有识之士发出倡议“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水型社会”
材料二:近年来,各地水价“涨声一片”。政府对水价上涨也十分关注,某市市长明确指出“水价是否上涨,一定既要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又要让老百姓喝上水。”
(1)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请为你的家庭设计“家庭节约用水最优方案(至少要有两项措施),并写出这些措施合理性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市长说法的正确所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到的才是存在的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黔东南的岂沙苗寨自古以来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当地有在人出生或去世时种树表示纪念的习俗。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哲学的智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年,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知性
B.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C.正物质与反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我在故我思
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霍金说:“一群金鱼在鱼缸里,它们看到的和我们所处的哪个更真实?在金鱼的世界里,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在我们看来的直线运动,在金鱼眼中就是曲线运动。如果金鱼够聪明,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虽然这规律在我们看来根本是胡说。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不在一个更大的金鱼缸里呢?”这启示我们
①不断反思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能克服思维误区 
②总结出的物理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世界复杂性寓于联系的多样性之中
④换位思考能检验认识的误区,提高认识正确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材料一:大数据是的处理流程是:首先利用多种轻型数据库收集海量数据,将不同的数据流整合到大型数据库中,然后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各种各样的关联,最后进行一定的预测。依托这一流程,决策将日益,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决策效果精确量化,效率大幅度提高。
材料二:在发展大数据的重要时期,湖南省及早制定了大数据文化发展战略:一是营造湖南“文化大数据管理环境”,开展各类文化大数据库的建设;二是建设湖南“文化大数据共享平台”,打通信息横向和纵向的共享渠道,促进湖南文化基础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湖南文化大数据国际信息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三是提升湖南“文化大数据整备能力”,支持文化大数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示范,加快文化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等,以促进创新文化内容,提高文化生产效率,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1)有人认为,大数据决策克服了主观判断的局限性,因而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式。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材料二中湖南省大数据文化发展战略的举措对湖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春小麦生长期缩短,产品和品质都有所下降,而冬小麦则更加适宜种植了。气候变化还适宜棉花、葡萄等喜温作物的生长,而对马铃薯等喜冷作物却不利。这就使农民不得不对原来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该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农民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②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③是建立在变化了的实际基础上的     
④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性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曾说:“首先是由于达尔文所称的生长相关律。依据这一规律,一个有机生物的个别部分的特定形态,总是和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相联系的,虽然在表面上和这些形态似乎没有任何关联。”材料表明( )
①生物的生长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
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外在联系
③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偶然间想起老朋友,就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抱歉,该空间仅对主人指定的人开放”,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 )
①世界上的事物是瞬息万变,无法捉摸的
②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