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出版企业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他们调查发现在飞机、火车上很多人在用电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该企业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把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在第一时间传送给读者,而读者阅读的工具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还研发了很多适用于教育方面的数字化产品,比如“寒食帖”,读者既可以欣赏诗词的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苏东坡的概况以及所涉及的地方的人文、历史背景,还可以对书法进行临摹。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向10个国家输出版权,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教务省提供的《三国演义》漫画本,让日本这个动漫大国的中小学图书馆,第一次有了来自外国的漫画书。目前,该公司资产已过118亿元,净资产90亿元。开始在全球范围跨区域、跨行业谋篇布局。
材料二:2015年春,由央视前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聚焦雾霾及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热播。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穹顶之下》此次完全通过互联网传播,带有效性强、参与度高等互联网特征,在更短时间内引发更大的关注,带来更多的赞扬与质疑,唤起了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可同时,部分评论却恶意揣测作者动机,对其道德品质进行诋毁,甚至肆意揭露个人隐私。而一些媒体出于经济利益,对这些评论大肆炒作,博取眼球,暴露了互联网文化“低俗化、庸俗化”的另外一面。
(1)结合材料一和,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出版企业能实现不断发展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避免互联网文化的“低俗化、庸俗化”提出对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2015年9月22日至9月25日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并在美国度过了不同寻常的中秋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身着新款中式服装参加了在美期间的重要活动,该服装在传统中山装样式的基础上加入西式礼服中的口袋巾元素,为庄重的外交场合带来时尚气息。这一服装设计说明文化创新要( )
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承袭传统,求异求新              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离开北京时,专门带上了一批钓鱼台月饼。这些月饼在他抵达西雅图次日晚上,就摆上了威斯汀酒店里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的餐桌上。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度中秋佳节。同一个祖先血浓于水,同一个中华情重于山。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
197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她再次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由于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作出的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提取成功的原因。
(3)在国家鼓励万众创新的今天,请就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提出两条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秘密所在。历史上很多古老的文化都因为丧失了创新能力而丧失了生命力,最终不得不面临消失的结局。如:玛雅文明、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文明都曾经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但都消失了。
古老的中国文化,今天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北京大学张祥龙先生在其著作《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中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这时还意识不到‘泉涸,鱼相处于陆’的危险,而去奢谈‘中国文化的世纪’的话,是危险的不智。清末人们意识到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生存危机不但没有过去,而且就其文化含义而言,今日变局之险恶有过之而无不及。”张先生的文章博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严肃的思考如何延续中华传通文化的命脉,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生命、新活力的严肃问题。
(1)在当代中国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什么途径来创新中国文化?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更具体了。科学方法观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作用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更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阅读材料二,说明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时代精神之精华?
(3)除科学发展观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有那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  )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文化新常态]2015年湖南省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探索,着眼于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地域特点的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一中我省是怎样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
材料二:[法治新常态]从反暴恐“新常态”,到司法环境保护“新常态”;从涉法涉诉信访“新常态”,到全民守法“新常态”……唯有法治,才是串连起2014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引领中国法治建设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态”。涵养法治新常态必须具有规矩守法意识、公开监督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
(2)结合材料二,从联系观的角度,说明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妙语部分摘录:

1.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3.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4.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5.
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材料二:“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结合材料一,请你阐释习近平主席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并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进一步说明习近平对腐败问题的分析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周窝村是一个具有典型北方民居特色的小村庄,拥有良好的乐器产业基础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党的文化政策指引下,周窝村从一个贫困村实现文化蝶变,荣获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奖”, 建成了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管弦乐器生产企业——河北金音乐器集团。今天的周窝村正朝着建成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代表意义的“国际音乐名镇”继续努力。其发展前后对比如下:

项目
发展前
发展后
文化
活动
缺乏、
单调
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大孝子”、“好儿媳”等村民喜闻乐见的评选活动,形成了比理想、比文化、比道德、比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教育
事业
教育落后、
人才缺乏
实施人才战略,打造培训基地,要以金音乐器集团、璐德学校为载体,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依靠人才引领小镇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业余
爱好
喝酒划拳、
搓麻打牌
三人一伙、五人一群地练习吹奏乐器,自发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民居
民风
民居错乱、
民风低俗
民居院落排列整齐,民风淳朴
对外
交流
落后、
封闭
横向结交丽江等文化名镇,纵向联合维也纳、悉尼等中外音乐名城,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外土内洋、中西合璧”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周窝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并根据文化创新途径的知识,就周窝村建成“国际音乐名镇”提两条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汤显祖的《牡丹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体现出追求内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道家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初,舞台剧《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上演,年轻的中国演员把东方的忠诚、爱情、坚贞、梦想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美。作品创作遵循舞剧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在尊重汤显祖作品原意的基础上大胆改编。作品创作尊重各国文化习惯,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将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西方古典芭蕾剧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
有人说,“舞剧《牡丹亭》通过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成功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开展征集优秀家训、家风故事,收集整理经典家训家规,创作提炼优秀家风故事活动,引发了市民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和热议。
材料一:市民热议“家风”,有对隐约有些模糊了的文化传统的追思,也有在新语境下如何重新定义家风的追问。
观点一:家风是指传统家庭的传统道德,有些传统道德并不一定适合现代家庭,如过去传统家庭的家风都强调尊卑、等级,要求家庭的晚辈无条件地服从长辈,这些理念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民主是相悖的。所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
观点二:千百种的家庭固然有千百种表达方式,但骨子里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家风渐止于身教言传,所以,现代家庭有必要重塑家风、传承家风。
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社会生活,才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良好的家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价值取向,良好的家风是推动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最富成效的载体。
(1)请选择一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良好的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A.深远持久、发扬传统、立足实践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
C.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
D.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外来语华为母语的血肉,这是不同语言间相互吸收借用所遵循的规律。但在我国,有的汉语和英语的组合却让人一头雾水,可能只有组合者自己明白是啥意思,有的城市里的店名中国老百姓根本就看不懂。这告诉我们

A.汉语才是我们自己的民族语言
B.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发展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文化融合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写歌作诗,还是作画篆刻,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只是临摹古人名作,简单改造抄袭,必落下成。这说明
①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②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③艺术创作具有相对对立性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智慧。在当代中国,“和”的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显示出超越传统的强大动力,“和”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根基之一,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目标之一,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动力源泉之一。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②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赋予了时代新内涵
③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实现了包容与融合   
④为当代先进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②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③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④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