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将农村儿童白血病、肺癌等20种重大疾病医疗优先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范围,先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偿,对补偿后个人自付超过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的部分,再由大病保险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补偿。这表明
①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②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
③我国初次分配较好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④我国致力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材料一
Z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
年份 |
工资性收入 |
家庭经营收入 |
转移性收入 |
财产性收入 |
1990 |
32.6 |
6.5 |
0.5 |
0.4 |
1995 |
31.4 |
65.7 |
1.1 |
1.8 |
200 |
40 |
53.9 |
2.3 |
3.8 |
2005 |
43.3 |
49.3 |
3.3 |
4.1 |
2012 |
48,6 |
37.8 |
4.5 |
9.1 |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 z 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l)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8 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 12 分)
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
C.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小明的爸爸是个体户,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他的叔叔是某民营公司的高管,年薪20 万。材料中小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
C.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初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B.增加财政支出 |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D.增加低保标准 |
居民投资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③合法的劳动收入 ④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⑤财产性收入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②④⑤ |
以下是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1 |
不超过1500元的 |
3 |
2 |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
10 |
3 |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
20 |
4 |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按照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征收标准,太原市某白领的月薪9500元,每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A.725元 B.645元 C.525元 D.475元
2013年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度邀请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把脉中国经济,李克强讲话中提出了“合理区间”概念。李克强为合理区间设置了上限和下限。“下限”主要是经济增速和就业率,“上限”指的是物价涨幅。这正好暗合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图所示)。图表中纵轴为通货膨胀率,横轴为失业率。假设a点和b点为通货膨胀率的两个临界点,c点和d点为失业率的两个临界点,A、B、C是菲利普斯曲线PC上的点,依据菲利普斯曲线,下列政策有助于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的是
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a点,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可以降低失业率
②促使经济从A点向C点变化,可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③促使经济从B点向C点变化,可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用提高物价的方法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④如果失业率高于d点,可以采用扩张性政策,降低失业率,但要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当中,首次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到2020年,我国消费总规模达到64万亿元。城乡居民将更多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但专家支出:我国长期以来的投资率高于消费率的惯性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扩大消费的基础尚不牢固,让百姓分享更多经济发展成果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 江苏省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合计5314.31亿元,比2011年增长16.3%,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6%,超过四分之三。在各项民生支出中,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方面的支出2611.36亿元,比2011年增长20.9%;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利事务、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支出2702.95亿元,比2011年增长12.2%。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2)结合材料二,说明江苏省财政投入起到了哪些作用?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漫画《中国腾飞,坚强保证》启示我们,作为公民
A.要依法诚信纳税 | B.要参与税收征管 |
C.要了解税收基本特征 | D.要杜绝偷漏税行为 |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老王从开始给私营企业老板打工,到给自己打工,最后大量雇用别人打工,其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变化的顺序是
A.按资本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
B.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1。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 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 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这是较为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要求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高兴地称之为“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犯愁”。这样做是
①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②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贯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要求 ④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