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球A、B都带有大小相等的电荷量Q,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 )
A.F/8 | B.F/4 | C.3F/8 | D.3F/4 |
真空中两个带电量都是+10-8库仑的相同小球,用30cm的线悬于同一点,如图所示,平衡时它们相距30cm。(取g = 10m/s2)试求:
⑴ 小球的质量
⑵ 线上的拉力。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物体位于M处,用绝缘丝线系上带正电的小球,分别挂在P1、P2、P3的位置,可观察到小球在不同位置时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不同.则下面关于此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间的距离有关 |
B.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的性质有关 |
C.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所带的电量有关 |
D.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丝线的长度有关 |
以下对“静电场”一章中几个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公式C=Q/U指出,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增加 |
B.由E=U/d可知,同一个电容器两板电势差U越大时板内电场强度E越大 |
C.在公式F=kq1q2/r2中,kq2/r2是q1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
D.公式WAB=qUAB中,电荷q沿不同路径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不同 |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为F,若每个电荷的带电量都增大一倍,并把它们之间的距离也增大一倍,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A.4F | B.2F | C.16F | D.F |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下面哪些做法可以使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1.5F:( )
A.使每个电荷的电量都变为原来的1.5倍,距离变为原来的1.5倍 |
B.使Q1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Q2的电量变为原来的3倍,同时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
C.使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和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1.5倍 |
D.保持它们的电量不变,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3倍 |
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环上套有三个带电小球,小球可在环上自由移动。如图所示,是小球平衡后的可能位置图。甲图中三个小球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A点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乙图中小球构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其中三角形边长DE>DF>EF.可以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两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甲图中三个小球一定带等量电荷
C.乙图中三个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D.乙图中三个小球带电荷量的大小为QD>QF>QE
如图所示,质量、电量分别为m1、m2、q1、q2的两球,用绝缘丝线悬于同一点,静止后它们恰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则( )
A.若m1=m2,q1<q2,则α<β |
B.若m1=m2,q1<q2,则α>β |
C.若q1=q2,m1>m2,则α>β |
D.q1、q2是否相等与α、β大小无关,且若m1>m2,则α<β |
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该星球均匀带电,且电性为负,电量为Q,表面无大气,在一实验中,宇航员将一带电q(q<<Q)的粉尘置于距该星球表面h高处,该粉尘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宇航员又将此粉尘带到距该星球表面2h处,无初速释放,则此带电粉尘将(h远远小于星球半径)( )
A.仍处于悬浮状态 |
B.背向星球球心方向飞向太空 |
C.沿星球自转的线速度方向飞向太空 |
D.向星球球心方向下落 |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带电量之比为1:7 ,相距为r 。两者接触一下放回原来的位置,若两电荷原来带异种电荷,则后来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与原来之比是( )
A.16:7 | B.9:7 | C.4:7 | D.3:7 |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为F,若每个电荷的带电量都增大一倍,而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
A.16F | B.8F | C.4F | D.2F |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点O,连有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绳,细绳的另一端分别系住一个带电小球A、B、C(带电小球之间的作用力不能忽略),带电荷量分别为、、,其中带负电,它们都在图示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能带等量同种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B.、可以带等量异种电荷
C.、只能带等量同种正电荷
D.、只能带等量同种负电荷
在一个真空点电荷电场中,离该点电荷为r0的一点,引入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离该点电荷为r处的场强的大小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一个挂在丝线下端带正电的小球B,静止在图示位置。若固定的带正电小球A的电荷量为Q,B球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A和B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试求A、B两球间的电场力和A、B两球间的距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