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m,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7.27×10-5rad/s,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103m/s,第三宇宙速度为16.7×103m/s,月地中心间距离为3.84×108m.假设地球上有一棵苹果树长到月球那么高,则当苹果脱离苹果树后,请计算此时苹果线速度判断,苹果将不会(  )

A.落回地面 B.成为地球的“苹果月亮”
C.成为地球的同步“苹果卫星” D.飞向茫茫宇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其中轨道I为圆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I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探测器在轨道I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时的加速度
C.探测器在轨道I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
D.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I进入轨道Ⅱ必须点火加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绕月飞行轨道和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绕地运动轨道都可以看成圆轨道,且不计卫星到月球表面的距离和飞船到地球表面的距离,已知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卫星和飞船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周期分别为,且,则下列说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

A.神舟七号绕地运行的速率大于7.9km/s
B.嫦娥一号绕月运行的速率为3.95km/s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其中轨道I为圆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I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探测器在轨道I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时的加速度
C.探测器在轨道I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
D.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I进入轨道Ⅱ必须点火加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在航天控制中心对其正上方某卫星测控时,测得从发送“操作指令”到接收到卫星“已操作”的信息需要的时间为2t(设卫星接收到“操作指令”后立即操作,并立即发送“已操作”的信息到控制中心),测得该卫星运行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1上的周期大于它在轨道3上的周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某次发射人造卫星的示意图.人造卫星先在近地的圆周轨道1上运动,然后改在椭圆轨道2上运动,最后在圆周轨道3上运动.a点是轨道1、2的交点,b点是轨道2、3的交点.人造卫星在轨道1上的速度为v1,在轨道2上a点的速度为v2a,在轨道2上b点的速度为v2b,在轨道3上的速度为v3,则以上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A.v1>v2a>v2b>v3 B.v1<v2a<v2b<v3
C.v2a>v1>v3>v2b D.v2a>v1>v2b>v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度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求:

⑴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⑵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⑶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与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B的角速度之比等于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

A.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B.在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
C.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选)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B、C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已知第一宇宙速度为v,物体A和卫星B、C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周期大小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周围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都等于7.9 km/s
B.发射速度大于7.9 km/s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C.卫星受阻力作用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后,其线速度将变大
D.由可知,离地面越高的卫星其发射速度越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一飞行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3小时。若地球半径为R,则该飞行器绕地心飞行的轨道半径最接近

A.0.83R B.1.7R C.1.9R D.3.3R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人造卫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