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有            C的电荷,其通常情况下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金属锡容易导电的原因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南充)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比原子小的多的带   电的电子,从而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元电荷,它的原子核外带有   个电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广东)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       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组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上海)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风吹过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B.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C.质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固体与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罗斯 ——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氦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是图中的(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D.原子核不能再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非常好
B.移动电话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工模型问世,如图所示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下列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不显电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摩擦后的玻璃棒(  )

A.得到电子 B.失去质子
C.失去电子 D.得到质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 )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负电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
核又是由中子和        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核中,带正电的是      ,带负电的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一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