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拱桥倒影B.树木间的光线

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钢笔错位

来源:2016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花  (吸收 / 反射)红色光;“荷风送香气”,闻到香味是

  现象;“鱼戏莲叶间”,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

来源: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树荫下的光斑B.手影

C. 月亮的“倒影”D.笔“折断”了

来源: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水中倒影B.雨后彩虹

C. 树荫下的光斑D.汽车后视镜

来源: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刚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 A 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刚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  斜射入  中发生了光的  现象。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水中铅笔B.水中倒影

C.林间光柱D.立竿见影

来源: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阳光下人的影子B.水中树的倒影

C.池水变“浅”了D.日食

来源: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所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  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  (漫反射、折射)传播到出库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用  (凹凸不平、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

来源:2016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

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C.

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

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来源:2020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在19世纪,人类首次用三角测量法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如图甲,由于光从数千米高的峰顶到300千米外观测点,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  (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 ) ,使测量结果偏大。

(2)2020年5月,中国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直接测得 g 。已知 g 与海拔高度 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量队员随身携带的重物从珠峰脚到珠峰顶,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将会怎么变?  

(3)据测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  (选填“碰撞”或“张裂” )

来源: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

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C.

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

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来源: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游客在公园观赏金鱼的场景。游客能看到水中的金鱼是因为眼睛接收到了金鱼反射出来的光。金鱼反射出来的光进入人眼的路径是 (    )

A.

B.

C.

D.

来源: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 A 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 B 点和 C 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  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 C 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 α c ;如果刚看到 B 点时的入射角是 α B ,则 α B    α c

来源: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 V ”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 (    )

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来源: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 (    )

A.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B. 花瓶在镜中成的像

C.地图经放大镜成的像

D.亭子在水中成的像

来源:2016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试题